當步兵軍陣在迎接第二次攻勢的時候,時間竟然已經走過了一個多時辰。
這顯然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攻擊間隔,尤其是在雙方兵力相差很大的情況之下。
當然,也沒什么好奇怪的,沒有統一的指揮體系,各自為戰的突厥將領們,在忍受傷亡的時候,承受能力是分外低下的。
這個現象在戰爭中并不鮮見,也可以說是一種規律。
突厥將領們在第一次攻勢受挫的情形之下,沒有對敵軍的戰力進行重新估量,而是先就相互指責對方部下作戰不利。
然后就都打起了小算盤,在這一點上,他們和那些義軍有著很大的相通之處。
爭吵的結果必然是弱勢的一方受累,這個也不用多言。
還好,叛將們有著現成的炮灰可用,當他們不再愿意將自己的部下扔在云內城下的時候,他們的矛頭就指向了一直在看熱鬧的突厥人。
很快的,突厥人和叛將們便在張書杰面前吵做了一團,誰也不愿意派人去城下送死,因為這會兒誰都明白,收獲不會跟你立下的戰功有半文錢的關系,那誰還愿意為得到勝利而付出代價呢?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此戰的結果已經不用懷疑什么了。
日頭慢慢升上中天,在這段不算短的時間里,步軍軍陣接受了四次攻擊,三萬突厥大軍輪番上陣,除了丟下一地的尸體之外,什么也沒有得到。
城下的烏龜殼越守越穩,突厥人每次進攻的傷亡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漸漸降低了下來,當然,隨之降低的還有他們的攻勢。
這個情景看上去有點可笑。
突厥人在面對這兩千謹守城墻之下的守軍的時候,竟然漸漸失去了取勝的欲望,可能如果不是他們各有顧忌,現在情形是應該先內訌一場再說的。
將領們各懷心思,還怎么能指望麾下的士卒們賣命?最后一次攻勢,在城墻箭矢射程之外就終止了。
撤下來的兵卒們不以為意,將領們則陷入了又一輪激烈的爭吵當中。
這不像是一場戰事,更像是一場鬧劇。
當你在戰爭中變得漫不經心,視敵人如無物的時候,戰爭很快就會讓你明白,這樣的行為到底有多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