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二年五月間。
絳州唐軍北上,兵勢甚盛,但行軍速度可絕對稱不上有多快,四天之后,前鋒所部才到達臨汾,和臨汾守軍匯合在一起。
大軍齊集臨汾的時候,已經是八天之后了。
行軍如此拖沓,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個呢,唐軍成軍不久,各部之間沒什么默契可言,要不是各部在絳州駐扎了一段日子,內部進行了一次整合,大軍的行進速度還要慢上許多呢。
再一個呢,并代大軍的將領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大戰,唐軍同樣如此。
就像晉州道行軍總管李神通,就非常缺乏帶領大軍作戰的經驗,實際上,他成名之戰也就是起兵的時候,隨著李秀寧平滅了長安縣左近的匪患,接著又帶兵攻打了一下長安舊城。
他沒經歷過太激烈的戰事,不然的話,也不會有那么多的人舉薦賢才想要取而代之。
其實呢,無論是屈突通,還是劉文靜,甚或是內史令唐儉,在帶領大軍征戰方面的能力,皆非李神通可比。
可話說回來了,瞅瞅唐軍各路領兵人物也就知道,李淵信不過外人領兵。
蜀中是李淵的侄兒李孝恭在帶兵,西北是李世民,潼關是李建成,其余人等再有才能,也不會居于主位,只是在輔佐著李氏宗親而已。
而輔佐李神通的,卻還是裴寂,姜寶誼之流,這些人不給李神通添亂就得了,哪里還能指望他們在十余萬大軍整合當中,有什么建設性的意見和舉措?
再者呢,唐軍也在提防并代騎兵的騷擾和攻擊,八千騎兵被李神通死死握在手里,就等并代騎兵出現,好能瞅準時機,挫挫賊軍鋒芒呢。
而這八千騎兵可是唐軍的寶貝,東拼西湊而來,又向潼關借了一些,才成軍八千。
這不但是缺少良馬的問題,也是缺少優秀的騎兵的緣故,唐軍騎兵主力,都在西北和薛舉對陣,晉地唐軍能湊出八千騎來,實在是不容易。
而這也是李神通打算對抗并代騎兵最有力的一件武器,輕易不會這些騎兵出擊,做那無謂的損耗。
如此一來,加上大軍后勤輜重運送不便等緣故,唐軍行進緩慢才是正理。
實際上,從這里也能看的出來,隋末戰亂到了現在,天下已是大傷元氣,在戰亂時節,天下是涌現出了很多精銳之師,普通軍伍的戰斗力也非平常歲月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