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伏加心中有所疑惑,最終還是忍不住在進入兩儀殿之前問道:“杜執禮與長孫順德結黨營私,德行卑污,只此一條,便可定罪論斬。
陛下為何還要嚴審于他?”
李破知道,這廝顯然是想到了高慎,如果他真有此意,估計孫大夫就要進諫一番了。
只是今天的局面和五六年前不一樣,哪里還需要那樣的手段來殺雞儆猴?做的太過,反而容易引起朝堂震蕩。
自古以來都有刑不上大夫之說,不管文人們怎么從字面上解析喬飾,本質上這都是統治階層維護自己利益的說法。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杜執禮都屬于士大夫階層,所以你要處置于他,就要照顧到這個階層的體面,尤其是在政局穩定的時期,這一點便會顯得尤為重要。
換句話說,皇帝想要殺人,也要講究個方式方法。
尤其不能表現出殺人如殺雞的態度來,那會讓臣下們覺得不安全,臣下們喜歡“講道理”的君王。
現在看的是李破怎么把道理講的更明白些,不然就要按照“規則”來辦事。
…………
對于這種規則,李破還是基本認同的,平穩的政局,穩固的皇權,其實都是妥協的產物,過于激烈的政治手段實際上在此時此刻并不可取,成熟的執政者,在打壓異己,進行改革,或是力求發展的時候,都會保持足夠的耐心。
那種大開大合,總想要推翻現行的一切,建立一個新世界的理想主義者,只會出現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當一切塵埃落定,他們大多又會搖身一變,成為現有規則的維護者。
這很好理解,因為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立場自然而然便會發生本質性的改變,就比如他李破,當年無疑是隋末反臣之一,對當時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利益集團充滿了反感。
可現在他當了皇帝,他卻必須依靠貴族集團來進行有效的統治,那就要沿襲歷代王朝的規則。
李破很早就有了這樣的認知,所以他的皇位才會越來越穩當,因為他是在按照已有的,能夠取得大多數人認同的方式來統治一個帝國。
他從來不做太過出格的事情,正在逐步改變了自晉末以來,君王昏庸暴虐的形象,這無疑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歡迎和支持。
權力從來不是來源于權力本身,它的根源在于產生它的土壤,大部分擁有權力的人都不很明白這一點,于是權力在他們手中就會變得脆弱而且容易動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