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華語歌壇,在原時空很多人眼里,是黃金時代的最后余暉。
但拋開上帝之眼,在眼下實際上是一副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
尤其是現在樂壇有了曹軒,更是如此。
中國華語樂壇近幾年早就有了黃金時代之說,但是這個黃金時代究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始終有爭議。
有人認為,既然是黃金時代,自然要包羅萬象,四大天王、譚張爭霸,還有臺省的那幫大腕都得算上。
有人則認為,這么算太扯了,再往前點,直接把民國的周旋、姚莉、李香蘭都算上都行。
還有人覺得應該按照地域分,近些年內地市場為主要市場,那么黃金時代肯定得順著內地流行市場崛起的路線走。
1994年,內地流行音樂開始崛起,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起始點應該放在這。
但這個說法很多人不同意。
1994年是內地流行歌壇崛起,卻不是市場崛起,早些年鄧麗君、四大天王他們的磁帶照樣賣得滿天飛。
這個時期的內地市場看似繁榮,但盜版居多,反倒是臺省和香江的唱片市場相對更成熟一些。
同時,這個時期的內地歌手基本上被港臺壓著打,只有少數幾個有些名堂,但也賣不到港臺。
所以,有不少人得出結論,如果按照市場和影響力來算,應該是1997年曹軒出道之后,以一己之力反攻港臺,這才是黃金時代的開端。
不過,這個說法還沒有說服所有人。
還有一些人堅持,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不應該單單只是指市場和影響力,作品質量更是重中之重。
1997年曹軒橫空出世,鎮壓歌壇數年,這期間有不少好歌好作品,但遠談不到百花齊放的地步。
倒是新世紀之后,大批創作歌手陸續崛起,周杰綸、陶哲、某王、林駿杰、五月天的阿信,內地這邊也有樸樹、許威、汪頭條、水木年華、刀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