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剪的春白羊毛,一斤上30文、中25文、下20文?!?br/>
“皮裘一領,上直400文、次350文、下300文?!?br/>
“紫熟綿綾一尺,上直66文、次65文、下64文?!?br/>
有詩云“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五月都這樣,遑論四月。
但在天山南簏的伊州,卻早已春暖花開,第一波糧食都收割入庫了——事實上,整個新疆的氣候是多樣的,不能一概而論,元宵節的時候,北疆暴雪連連,吐魯番、哈密卻已可以春播。
伊州就是哈密,同樣處在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內:哈密盆地。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是個別樣版的吐魯番盆地。
同樣是北高南低的地勢,同樣有一個中央洼地沙爾湖,同樣修建了井渠灌溉農田。
但自古以來,哈密人口就比吐魯番少,原因十分復雜。既與地勢、氣候有關,也與政治、歷史有關,很難說得清楚——
史上乾隆四年,在大力移民之后,也只有9600口人,還不如兩漢隋唐時期。
到了乾隆二十六年,增加到1.2萬余人。
道光中期,近兩萬人。
宣統初,又跌回1.3萬。
當然,東疆、北疆還算好的,南疆更無奈。因為清廷執行嚴格的“漢回隔離”政策,禁止內地百姓移居南疆,使得當地全是“回鶻人”,這也為后來阿古柏之亂種下了因果。
……
四月初一,趙在慶來到了伊州。
他今年就沒在家過年,“事業心”相當重,正月底就把他在敦煌雇傭的夫子聚攏了起來,帶著兩千余峰駱駝,拉了一大批軍用器械,往高昌方向進發。
如此拼命,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趙在慶急著找圣人恭(結)賀(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