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蒂亞·納德拉語氣還是很客氣的。都是老狐貍,誰也不比誰更純潔,他相信帕特能聽懂自己的意思。
微軟可以選擇不合作,當然也可以選擇合作。
對于一家產品遍布世界每個角落的軟件公司而言,微軟有足夠的資本跟全世界所有硬件廠商合作。所以英特爾如果要獲得微軟百分之百的支持,當然應該給予微軟應得的待遇。
不管兩家公司的合作有多么親密無間,但畢竟是兩家不同的公司,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這就好像英特爾也曾經為了提高自己的話語權去支持Linux、支持蘋果一樣。
如果有另一家的操作系統跟微軟有同樣的影響力,那么英特爾的話語權就能更大,需要做妥協的時候,就是微軟而不是英特爾了。
事實上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英特爾不止一次因為微軟的意見而做出妥協。
比如上世紀九十年代,英特爾為了推動奔騰tm系列CPU在全球的銷售,曾經推出過NSP平臺技術標準,這一系列技術在當時的技術環境來看,是極為先進的,且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奔騰tm系列CPU的能力。如果當時英特爾能堅持使用這套技術標準,不說沒USB技術什么事了,起碼USB技術標準不可能發展得那么快速。
當時就是因為微軟考慮到奔騰tm系列CPU雖然性能的確很好,但售價太過昂貴,搭配NSP平臺技術,會直接制約個人電腦在世界市場的普及速度,所以坊間傳說比爾·蓋茨親自打電話給了當時剛剛開始掌舵英特爾的克雷格·巴雷特,在一番威脅之后,讓英特爾不得不放棄了專業的NSP技術平臺,轉而開始發展對賽揚486/586系列同樣能完美支持USB技術標準。
而說到這段歷史故事,在當時還有一個細節。英特爾決定放棄NSP平臺的一系列技術標準,改為支持USB技術標準的時候并沒有第一時間對外公布,而是專門派遣了高級副總裁來,大張旗鼓的來到華夏,表示英特爾將免費授權華夏軟件開發者使用其基于奔騰TM處理器的主體信號處理NSP平臺技術標準。
九十年代啊,英特爾免費將自家公司辛苦開發的環境跟應用給予華夏開發者,而且還是繞過了傳統的歐洲盟友跟日島狗腿,最先免費提供給華夏開發者,可以說是直接釋放了成噸的善意,當然也收獲了華夏的善意,比如以非常優惠的條件拿到了許多來自于華夏奔騰系列的訂單。
只是在半年之后英特爾便又宣布暫時放棄對NSP平臺技術標準的支持,可以想象這在給了當時那些刻苦學習NSP平臺技術平臺的程序員們多大打擊。
要知道那個時代的程序員跟現在的程序員可是完全不同的生態。那個時代的程序員要解決問題編程用的都是C或者C++,同時還需要配合匯編語言跟硬件描述類語言VHDL之類來完成基礎開發。
怎么說呢,相對于現在的各類高級語言來說,Java速成班,三個月就能讓一個普通人擁有一定的編程能力,但如果換成C++,別說三個月,三年能不能速成都要打個問號。如果換成匯編的話,那就更可怕了,雖然說匯編并沒有很多人想的那么難,但是匯編語言里沒有指針,這也就意味著學習匯編時所有的變量,函數都由?;蚴嵌焉系钠频刂匪妗?br/>
極其復雜且效率極低,雖然執行效率能把Java,Python這些高級語言甩出幾百條街,但敲打代碼的速度卻能被現代的高級語言甩出幾千條街。
可想而知當年的程序員是多么苦逼了,免費的環境,學了半年,沒了,無限期停擺了,以后說不定都不支持了。這也就是當年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加上當年學電腦程序屬于極為小眾的群體,九五年那會,華夏百分之九十的普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個人PC。
所以即便吃了啞巴虧,也就只能被這個小眾群體默默消化了,甚至浪花都沒能濺起來一個。說白了,還是吃了信息差的虧,不過到了這個時代這種事情已經不太可能發生了。
這大概也是帕特·基爾辛格不得不去華夏拜訪寧為的原因。
只可惜,先輩的榮耀著實很難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