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清晨,徐青山與李鈺率兩萬明軍,于京都城郊與五萬日軍激戰。
兩員大將冰釋前嫌,同心對敵,發揮出超高的作戰藝術,配合相當融洽,不到半個時辰便以壓倒性的勝利擊潰五萬日軍,陣斬日軍統帥阿部忠秋。
九點時分,明軍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儀式,日本百官跪迎。
這些都是留守京都的官員,有?;逝傻?,也有不受重用的幕府官員,酒井忠勝將他留下,一是拿他們當棄子,二是想讓他們發揮余熱拖住明軍。
當官的政治覺悟都不會差,與其抵抗被殺,倒不如主動投降。
對于日本人來說,大明是一個龐然大物,自己小胳膊個小腿拿什么跟人家斗?
因此,這些大名和幕府官員下令打開城門,放明軍進入京都城,同時命令京都的各守軍地方都放下武器,不許低抗。
京都城墻上,站滿了明軍士兵,南門兩側,荷槍實彈的天武軍分列兩隊,昂首挺槍,排在各部隊最前列的是胸前捧著陣亡將士骨灰盒的御林軍。
朱慈烺等明軍高級將領們,以騎馬的方式實施入城儀式。
在大明國歌《皇明頌》的樂聲中,四星金日旗緩緩從京都城樓上升起,象征著明軍徹底占領日本國都。
朱慈烺驅馬前進,對明軍進行檢閱,明軍將領及文臣隨行其后,在他們的后面,是由五千御林軍組成的四列縱隊的騎兵馬隊。
震耳欲聾的軍號聲中,明軍發出了瘋狂的歡呼聲。
“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
戰馬上,朱慈烺打量著這座千年古城,一千年來,京都一直是日本傳統的經濟文化中心。
雖然日本的政治中心隨著德川氏遷移到了江戶,但京都作為日本的千年古都,又是天皇居住的地方,城市規模相當龐大,總人口數量接近五十萬,比大阪城還要人。
不過京都的防守力量十分虛弱,這源自德川家康的布置,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后,擔心天皇有重奪政權的野心,遂不許京都有堅固的城防和眾多兵力。
因此,京都的城墻并不高大堅厚,且有眾多缺口,幾十年來一直是一座不設防守的城市,當然也沒有哪個不知死活的大名會進攻京都。(主要是沒實力抗衡德川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