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三十年春,洪承疇接到梅觀海密報,得知大明遠東總督府增兵南境,遂調靖南王左緒率、定北王李率泰統二十萬大軍南下防御。
為防止平西王吳三桂和平南王祖澤潤對京城構成威脅,于是命二王離開封地,率十五萬大軍東征英格蘭殖民地。
夏季,六十五歲的定北王李率泰在行軍途中染疾,疏請歸老封地。
李率泰為人最為狡詐,凡是遇事,必然稱病置身事外,這次像是玩累了,更是直接下線不玩了。
洪承疇早就想收了李率泰的兵權,遂乘勢作出了令其解職歸老的決定,命太子洪士銘接管定北軍,靖南王左緒統兵監督兵權交接。
定北王李率泰的舉動,無疑是拉開了大東國削藩的大幕。
削藩,是王朝君主為了收回諸侯或地方割據勢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權力而實施的政策,洪承疇最想收的是四大藩王的兵權!
沒了軍隊的支撐,藩王還不是任由朝廷拿捏?藩國內的行政、稅收,任免權等輕松可收。
有了定北王主動送上門來削,洪承疇信心大增,于是暗示靖南王左緒也表示一下,上書主動交出兵權,走個過場。
左家是洪家忠犬,左緒自然不會拒絕,他很清楚,皇室最信任的是他們左家,未來還會把兵權下方給他們家族的!
毫無意外,洪承疇對靖南王的主動削藩要求也依例照準。
在形勢的逼迫下,平西王吳三桂和平南王祖澤潤也假惺惺地上書朝廷,請求削藩,實則希冀朝廷慰留他們。
對于吳三桂的真實意圖,洪承疇非常清楚,他認為,吳三桂和朝廷對立已久,削藩會反,不削亦會反,還不如趁著吳祖兩家跟英格蘭人血拼之際,先發制人,掌握主動權!
于是洪承疇力排眾議,毅然決定允兩王歸老封地,兵馬不動,又派出安定公陳福至前線,雷厲風行地進行軍政交接事宜。
他相信,有英國人和法國人的牽制,吳三桂應該不敢貿然發動兵變。
畢竟吳、祖兩家的封地建在白夷的殖民地上,一旦兩家有變,白夷定然不會錯失奪回殖民地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