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晉地古城之一,以介子推割股奉君而得名,隋時屬西河郡治下。
之前沿革不用多說,自晉末以來,各處治地改來改去多不勝數,就像如今,西河郡已被更名為介州,治所便在介休。
當然,不管怎么改,它歷來都在并州管轄范圍之內,也是晉陽南邊的門戶。
說起來介休離著晉陽不算近,可也不算太遠,快馬加鞭,朝發夕至,位置又頗為險要,一旦并州形成割據之勢,它的重要性就會凸顯出來。
想要從南邊進入后來人所說的太原盆地,這里是必經之路。
像前幾年李淵率兵剿匪,就曾被圍在西河郡的雀鼠谷,離著介休可不遠。
晉陽失陷之后,介休也就成了李唐在晉地北方的邊境重鎮。
三萬余唐軍聚集于此,將一個不大不小的介休城弄成了一座大兵營。
年關過后,介休城內到處都是被凍的瑟瑟縮縮的唐軍軍卒,此時留在介休的百姓,已經不足兩千口,其余不是被唐軍征用,就是舉家南遷,離開了這是非之地。
介休刺史治所此時也成了唐軍中軍所在。
刺史府大堂之上,介州總管,太常少卿,真鄉公李仲文在大堂不停走動。
這是個強壯的中年人,留著一把大胡子,濃眉細眼,看上去頗為威猛。
他是西魏上柱國李弼的孫子,李氏在關西是大姓,他們這一支有點沒落,當然,那也是相對而言,他們同樣也算是關西頂級門閥中的一員。
像上柱國李弼這樣的人,一人富貴,便可保子孫數代福蔭。
而真鄉公李仲文也不是個無能的人,天下大亂之后,他便聚眾而起,在長安左近徘徊,后來歸降了李秀寧,隨李淵大軍攻入長安。
別說他身上有著戰功,就算他不出什么力氣,以他的家世和他的姓氏,其實只要身在李唐軍中,扶搖直上,委為重任也是早晚的事情,唐皇李淵看重的就是這個。
之所以是他李仲文領兵北來,他自己其實也清楚,并非他才干卓絕,遠超同儕,而是因為……無人可用啊……
他這想的是一點也不為過,也很有著些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