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西,頒政坊溫府。
如今長安城中炙手可熱的吏部尚書溫彥博就住在此處,而這其實是他兄長溫大雅的府邸。
溫大雅自太原隨李淵南下長安,很得李淵器重,入長安后,很快便晉為黃門侍郎,與韋節并列。
他算是驟升高位的典型,仕前隋的時候,他做過東宮學士這樣的散官,外放時也不過是一縣縣尉,只因為跟對了人,便一下成為了正四品的高官,這其實就是薦舉制度最為人所詬病的地方。
有些人本是藉藉無名,可突然間便去到了一個難以想象的位置上,即便他有才能,也不會讓人信服的。
不久,溫大雅又去陜東道行臺任工部尚書,高官顯爵,顯示出李淵對他確實很信任也很看重。
直到李破進了長安,溫大雅也在渭南出降,陜東道行臺自然也就煙消云散了,溫大雅和一眾降官一道回到了長安城中。
等到溫彥博到來,也不另尋住處,順勢便住進了兄長的府邸當中。
今天溫彥博和往常一樣,回來的很晚,月亮已經升的老高,入到后宅,仆從丫鬟們圍著他一陣忙活,換衣洗漱,又弄來了熱騰騰的飯菜給他享用。
溫彥博本就饑腸轆轆,就著茶湯用了一些,才算緩了口氣,接著才慢條斯理的吃了起來,他心里裝著的事情太多,吃飯也吃不太安生。
而且等漢王稱帝之后,很可能會晉他為尚書右仆射,在尚書令,尚書左仆射全都缺職的情形之下,他就是六部之首,那會事情會更多。
他年近五十,在這樣一個歲數上走到宰相之位,難能可貴,當年在羅藝治下為官的時候,做夢也沒想到真能來到如此位極人臣的地步。
飲了口茶,他又在想大王稱帝在即,大致上已是諸事齊備,只欠東風了,可作為眾人之首,卻還要想想有沒有沒想到的事情,明日里回到吏部,還要召人來商議一番,一定不能出了任何差錯。
之外就是各部報上來任用名錄越來越長,多是李淵降人,各種名姓都有,他也無暇顧及,只能先收著,等有了空閑和充裕的人手,再行勘驗。
賞功的事情也準備的差不多了,有些遺憾的是,許多功臣大將都在外間沒有回到長安聽封,這讓今次賞功之事稍稍有些美中不足。
而這一次封賞的人物,封出去的官爵之眾多,也是前所未有,這也是前一段時間吏部最重要的事務之一。
當然了,這事也不可能只吏部一個說了算,中書,門下,六部都有參與,方方面面考量的尤為周全,其中還夾雜著新舊交替間的斗爭和妥協,那是真夠累人的。
還有就是祭天大典之后便要大赦天下,他與蕭禹等人已經商議多次,呈上去的時候還是被漢王給否了,他又入宮探問了一番漢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