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和木質竹制品都挺適配,但老實講舞臺上出現一條這種長條板凳還是略顯突兀了些,尤其它的用途明顯不是坐人,而是被一個白發老者擺在了面前。
仔細觀察的話不難發現,白發老者四周還圍著四位年紀同樣不算輕的老師,四人手里捧著的樂器卻遠不止四種,隱隱自成一體,直要承包一個戲班子的即視感。
注意到周南的目光,鄭導熱情介紹,“咱們西陜民歌種類豐富,像其中的代表,如紫陽民歌、蒲陽民歌等,都被列入了咱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您是對那條板凳比較好奇吧,實際上它也算得上是一種打擊樂器,也是咱們華陰老腔的一大特色?!?br/>
舞臺邊緣角落,五個老爺子面帶和善笑容,朝中間二位矜持的點了點頭。
也不等周南問出口了,鄭導準備主動介紹一番,畢竟他之前遇到的人,十個里有九個沒聽說過,還有一個格外懵逼。
不想周南表情自然的接口,“關中地方的戲曲或大氣或委婉,我一直非常喜歡,秦腔就不用說了,還有眉戶,民間藝人演出的合陽線戲,當然也包括華陰老腔,聲律鏗鏘有力,唱腔激越豪放,悠揚古樸,是民間音樂陽剛的典范,更是北方漢子豪邁氣概的贊歌?!?br/>
包括鄭導在內,臺上所有藝人聞言齊齊一怔,這...莫非是來前做過功課?忽略那些“吹捧”,好些劇種可不是隨便拉一人就能說出來的。
“倒是我貽笑大方了,”鄭導汗顏一笑。想想對方的家學淵源,他又有些釋然,這才是一位藝術家應有的素養吶。
“哪里,得虧您沒再追問,其實我知道的也就這么些了,”周南卻拱手“實誠”道。
鄭導,“......”。請當他沒想過。
“哈哈哈...”
哄堂而笑中,一開始空氣中彌漫的那種尷尬氣氛逐漸消失,雖然還是個“外來人”,卻已不似初到場時那般突兀。
自打有心理學加成后,周南自我感覺這“社牛癥”是愈發明顯了,起碼面對這么一舞臺的人,不僅沒啥緊張感還能有序控個場。你說當初英模報告會時候要有這么穩,丟稿算個啥?三千字的小作文分分鐘安排起來。
鄭導哪里知道對面這位心里正如此不著調著,時間不等人,于是他再次拉回正題,“周老師,要不咱來您那首《唱支山歌給D聽》?廳里領導屬意您開場,這首歌也正好與最后那首《不忘初心》前后呼應?!?br/>
人家的心意肯定是好的,除了寓意,這首《唱支山歌給D聽》也是各種機關活動文藝演出的常刷臉曲目,大家都是經驗豐富的老藝人,如果選擇這首,不用費力排練節目即可成型。
但?對,有但。但這一西陜的民歌節,咱上去唱一藏風民歌,盡管別人可能不會說啥,咱自己也抹不下這張臉吶,何況他已有想法。
“您的意見很好,但我這有首更合適的作品,”歉意朝鄭導一笑,周南走向那條凳...后的白發老者,“老先生您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