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的政治斗爭,從來都偏于直接粗暴,力強者勝的事情層出不窮。
總歸一句話,他們的政治智商偏低,耍不出什么花樣來,于是就總是弄的血淋淋的。
所以,阿史那必吉也就不可能猜到那位可敦的心意。
當然,他同樣也不會愚蠢的認為,可敦真的想攙扶他的哥哥一把,全力將他送上汗位去。
這樣的好意,也許只能等待天神的降下神跡,而非是旁的什么。
失去了那些西遷部族,對于東方汗來說,是最為致命,也無可彌補的打擊,就算想要扶植一位沒有權力的可汗,也不會選擇阿史那埃利佛。
這是突厥權力斗爭中鐵一般的規則,誰也破壞不了。
那么,這位可敦讓阿史那埃利佛出現在小盟會上,想要做什么呢?
小盟會,顧名思義,它的出現起初是因為突厥可汗的愛好射獵,秋末的時候,總是帶領牙賬貴族們出去圍獵,并在宴飲中商談部落中的一些事情。
久而久之,小盟會的名字也就出現了。
差不多就是突厥王庭的貴族們的自娛自樂。
可你別小看它的作用,想要親近可汗,并得到可汗賞識的年輕貴族們,在小盟會上有著大把的機會展現自己的勇猛和智慧。
許多人都說,當年始畢可汗能夠接任可汗之位,就是因為在一次小盟會上,拒絕射死一只帶著幼崽的母鹿,而得到了啟民可汗的贊賞,說他是自己兒子中間,最仁慈的一個。
不管是不是真的,這都顯示出了小盟會的重要性。
同樣的,身在王庭中的突厥貴族們,對小盟會的看重,也源于小盟會上商談的事務。
很多重大的決定,都是在小盟會上做出的,能夠與會的人,無疑都是突厥人中的大貴族,他們會在小盟會上,將一年中的收獲,上報給可汗,以求得到封賞。
一些突厥重要職位的歸屬,也越來越多的成為小盟會的重點。
如此一來也就清楚了,相比盛大的草原盟會,小盟會要隨意的多,卻是一年一次,從不間斷,并直接成為草原盟會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