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把王世充“嚇著”,李破還特意命人傳信于王世充,自己無意與其爭功,只是造起浮橋,軍械鎧甲之類容易運送而已。
嚇沒嚇到王世充不知道,反正浮橋是建起來了,在營寨后方,從晉陽一路趕來的工匠們,也在指揮兵卒伐木造船。
合適的時機,需要李破一直保持專注,于是他已經悄然而至黃河北岸,隨時準備做出艱難的抉擇。
而在龍門和蒲坂,飄蕩在天空之上的旗幟越來越多,這顯然讓唐軍緊張了起來,從潼關到韓城的一路上,唐軍的傳騎往來不休,再加上運送糧草,調動兵馬,讓關西地面上黃河沿岸的道路繁忙異常。
說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這年頭戰事一起,將領們很難做到知彼這一點,很多時候都要靠猜測而做出決斷。
這是無疑是戰爭的魅力之所在,就像是弈棋,執子雙方爭的是勝負,旁觀者看的卻是過程,所以很多人對戰爭津津樂道,可那些真正參與了戰爭的將軍們,令他們刻骨銘心的絕對是期間艱難而又兇險的判斷。
無論是李建成,李神符,還是李破,王世充,此時其實都在等待,尤其是王世充,他最想聽到的消息無疑是唐軍出關迎戰。
他自信憑借手中前所未有的大軍,足以在平地上粉碎任何敵人,即便是李密重生,在見到如此龐大的軍伍的時候,也必定會向他俯首稱臣。
所以他當然希望唐軍能出關與他相戰,而非是一力守關。
當然,他同樣有著破關而入,擒殺李建成小兒的信心,因為河南大軍多數都經歷過洛陽攻守之戰,這顯然是他爆棚的信心的來源。
而實際上,不管王世充有多自信,這都是他頭一次統領如此龐大的軍伍,手忙腳亂之處,只有他自己知道。
從洛陽起行之時,王世充就已經有點焦頭爛額,祭告天地,軍將們高呼萬歲的聲音響徹天地,才讓暈頭漲腦的王世充重新找回了自豪感。
就像當年楊廣面對百萬大軍時一樣,相信只要自己所到之處,定然能摧枯拉朽般擊潰那些該死的敵人。
而大軍陸續西行之際,前不知頭,后不見尾的大軍,重又讓王世充頭疼了起來,甚至有的時候他會生出奇怪的想法,要是讓這條粗壯而又漫長的長龍瘦一點,短一點豈不是好?
可他不曾想過,往遠了說,曹操征孫權,號稱大軍百萬,最終一敗涂地,往近了說,楊廣三征遼東,人數最少的一次也有三四十萬眾,卻弄的一次比一次難看,最終身死國滅,留下無數罵名。
即便不說他們,就說李密和李神通兩個,李密最盛時號稱擁兵五十萬,結果怎樣?李神通起兵二十余萬擊李破,結果又是如何?
其實根本不用說的太遠,隋末戰亂到了現在,以少勝多的例子已經有了無數,所以說,戰事這東西,和韓信講的可不一樣,人數一旦來到一個極限,產生的效果會讓人分外難受,可不是多多益善一句話能總結的了的。
而王世充所能容納的極限值其實比前面那些例證要低的多,卻如此盲目的盡起大軍西來一戰,其實只能說明一件事,王世充在軍略之上和他的治政才能一般,都極其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