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開放性的文人聚會。
來的都是年輕人,李破在這里算老的了,也不怪閻立本說他年紀老大。
年輕人們很有朝氣,才學上無法衡量,但掛滿墻壁的作品可以說明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在才情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有官職在身,前途如何還要看各人際遇。
尤其是才干和學識是兩碼事,很有些人才情很高,但在才干上卻表現的一塌糊涂。
當然了,就當世來說,兩者界限不如后來明顯,有學識的人往往在仕途上會比別人順利許多,畢竟讀書人本來就少,有才學傍身,很容易便會得到賞識。
年輕人們的來歷各種各樣,但大多都是長安世族中人,他們的表現也很符合預期,不管誰當皇帝,他們都能在其治下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是當世貴族的特性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而且正因為他們還年輕,仕途上都處于初始階段,像閻氏兄弟年紀輕輕,就已在官場混跡多年的并不多。
秦王府出來的人們,本來都有著大好前程,等到李世民登基時,他們的仕途都會有一個大的飛躍,可惜的是,被李破這廝給憑空斬斷,再想那么順利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
畢竟李破身邊已聚攏了大批的人才,后來人想要躋身進來,需要費很多工夫,沒了從龍之功,許多人也許一輩子也無法走到皇帝面前。
此次出游,讓李破真切的感受了一下文人們交往的氛圍,氣氛寬松而又舒緩,并沒有什么唇槍舌劍,也沒有誰爭強好勝挑起事端。
一種很難具體形容的心境,隱隱透著墨香,讓人心情愉悅而又平和,也許這就是當世文人們所追求的高雅境界吧?
和書中那種針鋒相對,往來譏刺,爭競,解決私怨的場面完全不同,年輕人們看上去溫文守禮,大度寬容,身上的貴族氣息也被書香所掩蓋。
就是結尾處有些不太圓滿。
武元爽粘在了李破身邊,代替了趙博士的位置,殷勤的替他解說這個,品評那個,偏偏才識不足,錯漏百出,很是惹人心煩。
在堂內轉了一圈,書院教授李守素,也就是此次雅集名義上的召集人帶著幾個人從樓上行了下來。
里面一個光頭特別顯眼,上官儀不知什么時候混到樓上去了,一邊下樓,年輕的文僧一邊正在跟顏勤禮低聲說著話。
新任的書院教授楊思訥中午時才趕過來,他自作主張把姑母的一雙女兒帶了回家,讓父親數說了兩句,正擔著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