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人的戰略在李靖等唐軍將領眼中并無多少秘密可言。
死守王城,疲憊唐軍,外圍則有大軍藏于山嶺之間,往來襲擾,讓唐軍不敢全力攻城。
只一個拖字訣,其實和當年與隋軍相戰時的策略并無不同,可卻還是抓住了唐軍的命門,這種持久戰,是唐軍最不愿意面對的局面。
李靖用兵,講究謀定而后動,這在領兵將領中間并不稀奇,李靖的長處是他的整軍能力,以及之后臨戰時的隨機應變。
他對戰事全局的掌控,也是歷代名將中最為出類拔萃的一類,在后來人口中,就是那種最難纏的六邊形戰士。
說起來,李靖李藥師在大唐軍中的名望,或者是大唐名將譜中的位置都不算高。
這主要是因為李靖錯失了平定諸侯的這一環節。
他只是趕上了一個尾巴,率軍入蜀作戰,拔益州,夔州,順江而下,平定了蕭銑,而且他不是首功。
李靖的成名之戰應該是率數百騎兵急襲劉弘基,再往前數的話,是為李淵效力的時候,率部入蜀,憑借著一支七拼八湊的隊伍,連戰十余陣,把蜀中作亂的蠻族殺的抱頭鼠竄。
時至今日,李靖身上的光環多了一些,治政江左,政績斐然,率軍滅倭,功勞頗顯。
但率領二十余萬大軍,攻打高句麗作為大軍之主,他的資歷和那些追隨李破平定了諸侯的衛府大將軍們相比,還顯淺薄。
可他另外的一個身份,皇帝的老丈人,卻能讓他穩穩坐在主帥的位置上,沒有人敢于輕易質疑。
歷代王朝都是這個樣子,獨領方面重任的,幾乎都與皇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不然難得信任。
漢末以來,戰亂四起,十萬人以上的大軍,就足以讓皇子領兵出征,二十萬人以上,御駕親征也不少見。
李靖得以被交付如此重任,朝中乃至于軍中都少有異議,就是因為他的身份合適。
換句更為直白的話說,大家資歷,才能相差不大的時候,李靖這樣的人就會毫不意外的脫穎而出。
任何反對其領兵的理由,在國丈這個身份面前,都會顯得極為單薄,除非是李破御駕親征
另外說些題外話,另一個時空當中,李靖這人在華夏名將譜中的地位也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