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前面的廣場上又出現了參考時的盛況,人頭涌涌,和過節一樣,觀榜的人群中,時不時的還會暴發一陣歡呼聲。
有那考中之人見到自己的名字,又被旁人認了出來,立即便圍成一圈,已經考中的進士只能四處拱手做禮,答謝著人們的問候。
還是那句話,大家都是體面人,雖然此時眾人的悲歡并不相通,卻還不至于失禮于人。
這和后來是完全不同的,后來大部分貢生都是普通人家出來的,十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靠著科舉之途實現階級躍遷。
在改變命運的那一刻,很少有人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后來官場現形記中,便描述了種種景象,有自殺的,有暈倒的,有癲狂的,等等等等,世間百態,不一而足。
相比之下,唐初的士子在面對考場上的成功與失敗時要平靜的多,主要還是因為大家還有退路,并不是非得考中不可。
整日苦讀,弄的家徒四壁的人少之又少,就算是貧寒人家出來的士子,他們在讀書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也會去尋個事來做,先養活了自己一家再說。
天下間能夠讀書識字的人此時是極少數,所以只要讀書人想做事,就不會把自己餓死。
其實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也是如此,只是科舉參考的人越來越多,一次京試就取那么幾個進士,沒考上的是一大堆,下次還得考。
常年累月的積壓下來,一年比一年人數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內卷之嚴重超乎人們想像之外。
讀書人的好日子和苦日子一起到來,你讓人們怎么去選擇?
后來的現代社會,遍地都是補習班,和封建王朝時期,本質上沒什么兩樣,你不整日讀書,卻想著去給人打工,怎么卷的過其他人?
所以為了免于讀書人在文榜面前出丑,后來的朝廷就派了人挨個去通知,順便也能顯示一下朝廷對進士們的重視。
…………
許圉師瞅了瞅遠處的文榜,感覺身邊的侄兒腿腳有些發飄,知道這是太過緊張所致,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心跳如擂鼓,整個人都有點不對勁了。
于是他一把抓住侄兒的胳膊,低聲囑咐道:“給我穩住,考不考的中,于你我而言都乃天意,今次不成下次再來便是?!?br/>
郝處俊應了一聲,聲音都有些發顫了,弄的許圉師直想給侄兒兩下,讓他清醒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