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御將上面的陶土取出,挪至一邊收妥,匣子底下的刻文此刻也是完整顯現了出來。
可以見到,其上所用文字與之前匣蓋之上并不一樣,而是與那些個養父指引他去找尋的至高石板上的文字有些接近。
他看了一下,這石匣的大小與至高石板相差仿佛,那會否就是又一塊至高石板?只是被拿來用作載承這些生土了。
那會否可能,養父最后放棄的一步,最終就是指向這里?畢竟這“生土”的層次較高,層次較低之人便是拿到了也無法妥善運用。
他試著將上面的內容看了一遍,文字數目不多,但每一個字都需要用一定的靈性力量去釋讀,若是釋讀有偏差,那么很可能就另一種意思了。
正常情形下,就算到了一定層次之人也不見得能完全理解,可他長久以來一直接觸這東西,并且這些文字和養父留下的其他東西都是有關聯,可互通的,所以很快理解了上面的意思。
比起匣蓋內側上面單純的傳說,這上面的東西卻是十分有價值了,此中講述是一種利用這種“生土”制造“陶人”的辦法。。
張御看了一下,方才雖然用那陶土作了一只蟲子,也能讓其轉化為一只活物,但人卻是有所不同的。
因為人是有智生靈,若只是單純以制作出身軀,而你不去灌輸認知的話,那也會像一個未曾開智的野獸一般,除了知道進食睡覺生存,就不會有別的想法了。
當然不想這么做也可以,那就是讓其一代代的去繁衍,讓其等自己去蘊養出智慧,就像初時是懵懂嬰孩,后來隨著成長,同類之間彼此交流,接觸世界,接觸天地,創造生存所需,智慧也是隨之逐漸打開。
可是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單純造出一個人來毫無用處。難道像是傳說中說得那樣三兄弟覺得無聊無趣才如此做,可能性不太大。
他不由想到了“神子”,不過神子與之恰恰相反,身軀對其而言只是載體,蘊含神性力量的意識才是根本。
但是神子實際上是有缺陷的,一旦神性力量耗盡,那么其便無了依托,可若是神子得到了這些陶土,補足了自身的缺陷,那么或許會是另一個模樣了。
他之前從吳姓老者手中得到這個石匣的時候,留意到了后者的說法,養父說是留給自己的后人。
可后人并不見得一定是他。
養父層次較高,存生年月較為長久,只有他一個后人么?會不會還別的養子?假設養父就是長者,那么“神子”算不算?
當然,情況也可能相反,這些東西就是留給他的。因為只有他最有可能找到這些線索并將之匯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