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復日盼夜盼,就是大明的使節趕到撒馬爾罕,這好不容易盼到了,這接旨卻犯了難,讓王復跪接圣旨,王復自然是沒什么心理負擔,可這康國的王是也先,要讓也先跪接,也先豈肯?
若是也先不肯跪接圣旨,按照《藩國儀注》的規定,大明使者極有可能不宣圣旨歸明,到那時,王復與也先只有火并一路可走。
伯顏帖木兒接了勸說也先跪迎圣旨的活兒,他到了蘭宮寢宮,東繞西繞,說了半天,還沒起頭,就被也先趕了出去。
說話的藝術,也是分情況。
也先南下征伐大明,土木堡一戰打的大明京營盡散,連皇帝都抓了一個,讓也先跪大明皇帝,那還不如殺了也先,能屈能伸也不是也先現在能做的出來的事兒,伯顏帖木兒說話的藝術天分再高,這件事也糊弄不過去。
伯顏帖木兒說服不了也先,王復只好想辦法說服大明使臣,把這件事糊弄過去。
大明使團行至撒馬爾罕城外三十里處駐扎,不再前行,就是要和康國上下溝通藩國儀注之事。
國家大事,在祀在戎。
這禮儀乃是大事,往來溝通頻繁,正使陳循又是個老學究,自然是不肯答應也先這個實質上的康國國王不肯下跪接旨之事。
也先不好糊弄,大明就好糊弄了?
陳循作為天使,代表的是大明,代表的是天子,簡簡單單被糊弄過去,那陳循也不用回大明復命了,讓人帶著腦袋回去更合適。
這一下子,便僵持住了。
陳循終于見到了王復,互相見禮之后,陳循看著王復滿是感慨的說道:“當年奉天殿一別,我們可是有五年未見了吧,今日一見,汝委身與賊,若昔日之中行說,往日唏噓矣。”
陳循并不知道王復墩臺遠侯的身份,自然也不清楚王復為了一份情報和瓦剌斥候搏命死了一次,也不知道王復前往和林是為了打探和林情報,解救了八十一名墩臺遠侯回到了大明,更不知道王復將帖木兒王國的六分儀、回回歷法等物送回了大明。
陳循端的架子極大,看王復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連表面上的客套都不肯給,一副看貳臣賊子的模樣,話里更是不客氣。
王復被這一句話噎的喘不過氣來,只是端起了酒杯,自顧自的喝了三杯,一時無話可說。
此時此刻的王復清楚的知道,若是他在撒馬爾罕這些事辦不完,怕是要落得個千古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