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對大明的實力是非常清楚的,他定下了南下的作戰決心,但其實只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的長子坐上太子之位罷了。
若是打著奉還大明上皇的旗號,依舊拿不下宣府…難不成去打韃靼人?直接多了汗位?
去京師這一戰,也先損兵折將,連親弟弟孛羅,都死在了大明皇帝的刀下。
但是他老了,若是再立不了長子為太子,他兒子還要像自己一樣,一直做元裔們的養馬奴。
草原上,強者恒強。
二來則是借著大明的手,殺一殺元裔的威風。
當年的雄鷹,已經失去了往昔征戰察罕汗國和兀良哈、女真部時的英姿。
無須多管,自有人送信至東勝衛,再至京師。
也先兵敗京師,主要就是宣府未能攻下,居庸關拿不下來,還被兩面包夾,只能潰逃。
岳謙當然只是將自己的意見寫到了密奏之中,至于陛下如何抉擇,那是陛下的事了。
大明四通八達的水馬驛站,就是大明天子的耳目喉舌。
圣旨、敕諭不出京,那還是皇帝嗎?
朱祁鈺手中拿著一本奏疏,這是禮部尚書胡濙,對于削太上皇帝號的一份補充。
中國的歷史太長了。
【也古者,如晉懷愍陷于匈奴,宋徽欽陷于女直,其時皆先因邊塞外破,藩鎮內潰,救援不集,播遷無所,然后有蒙塵之禍。】
胡濙乃是引經據典,舉了兩個例子。
他們的俘虜是必然的,邊塞破了,藩鎮逃竄,天下勤王軍來不及救,皇帝也沒地方跑,才有了皇帝被俘蒙塵之時。
簡直是奇恥大辱!
翡翠珠文學 > 朕就是亡國之君講的什么 > 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