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說的是“加少詹事”,而不是“改少詹事”,所以秦德威的原有官職都保留了下來。
主要好處是能多吃幾份俸祿,體現嘉靖皇帝對功臣的特殊恩典。就好比那些大學士或者尚書,被加太子太保之類官銜一個道理。
所以現在秦學士官職的全稱是詹事府少詹事、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學士,提督四夷館。
今日散朝后,沒人去議論即將到來的祭祀大典,私下里都在說秦德威的事情。
滿朝文武對此都有點心塞,沒人愿意看到這種不屬于自己的奇跡發生。
可是在沒有一個人公開發言支持的局面下,居然還是讓秦德威爬上去了。
最講究內在邏輯的官場,還有沒有一點合理性了?
對大明官場有所了解的都懂,二十一歲的正四品詞臣,用一句“恐怖如斯”或者“空前絕后”來形容,也絕對不過分。
舉另一個人的例子,嘉靖二年的探花徐階,當年二十來歲,起點不比秦德威差多少。
后來徐階因為得罪首輔張孚敬被貶出京,前幾年一直做到了正四品的江西提學官。
從級別來看,三十多歲的實權大宗師正四品,手握一省讀書人命運,混的不算差。
而上個月立東宮大洗牌時,徐階被調回來重新擔任詞臣,職位只是從五品的侍講學士兼詹事府司經局洗馬。
但是從正四品江西提學官轉為從五品詞臣,沒人認為徐階被降了,反而都認為徐階升官了。
從五品詞臣都這樣,那么在大明體制下,又清又貴、又紅又專的正四品少詹事秦德威又是什么地位?
如果轉換到地方官職,給他個巡撫勉強算平調,若給布政使、按察使之類的就可以看成貶官。
甚至根據大明官場升遷規律基本可以斷定,秦德威下一個官職只能是正三品的六部侍郎,除了侍郎之外都可視為貶官。
大臣們三三兩兩的散去,而另一個當事人顧璘也茫然的往外走。
今天丟了禮部侍郎兼少詹事,但卻被遷轉為擁有“衣錦還鄉”榮耀的的巡撫,不知該哭還是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