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考生該期待的期待,該焦慮的焦慮,但貢院里的博弈這才是開始。
嘉靖十三年甲午科南直隸鄉試,最后入場考生三千一百人,錄取名額還是一百三十五人。
前文介紹過,士子除了四書是必學,還要在五經里選一個作為自己的本經,秦德威就選了字數最多的春秋經。
而本次鄉試除了主考官之外,還有負責試卷初閱的同考官,一共九人,每人一房。
其中詩經三房,書經二房,易經二房,禮經一房,春秋經一房。
考生試卷根據本經,送到相應的同考官房中。
從分房數目大致也可以看出,每經的考生數量多少,春秋經和禮經只有一房,所以也被稱為“孤經”。
來自河南開封府襄城縣的儒學教諭王永壽,這次有幸被選拔充當南直隸鄉試的同考官,負責春秋經房。
王教諭這樣一個底層縣學教官,能被選拔充當天下第一鄉試的同考官,是非常難得的人生經歷。
也就現在還有這種事,再過幾十年,南直隸鄉試同考官都要知縣、推官來擔任了。
這科春秋經士子一共一百八十人,王教諭認真看過這一百八十份試卷,從中選取了自己認為最優秀的十份為正卷,又選了十份為備卷。
之后王教諭按照程序,將二十份試卷呈送給主考官張潮張學士。
張學士拿到春秋經房的試卷后,大致翻看了一遍。
呈現主考官面前的試卷,沒有名字只有編號,而且還是用朱筆謄抄過的朱卷,看不出答卷人的原本筆跡。
張學士看來看去,只最后只留下了五份。又將其他試卷退給王教諭,吩咐說:“再選備卷來?!?br/>
王教諭兢兢業業的重新檢閱了剩余的一百六十份試卷,又選出了他認為優秀的十份試卷,再次呈送給主考官。
張學士看完后,搖搖頭,親自來到春秋經房,對王教諭道:“本官親自搜卷!”
大明考試中有一個搜卷的制度,如果主考官認為同考官呈上來的試卷都不合格,有權親自搜閱本房剩余所有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