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尉,取“除奸、尉安良民”之義,淵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已設置。
漢末,曹操、劉備都曾先后任此職。
曹操年二十,舉孝廉為郎,任洛陽北部尉;劉備討黃巾賊有功,任安喜尉,后與督郵爭執、辭官,不久又任高唐尉。
唐時,縣尉職權愈發完善,也頗受尊重,有“少府”之美稱。
比如王勃就給一杜姓縣尉寫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之名句。
至宋代,縣尉一職更加復雜。
所謂“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比如五代時節度使、軍閥把親隨派為鎮將,與縣令分庭抗禮、魚肉百姓。
于是宋廷收斂藩鎮,權歸于上,將鄉長與鎮將之權歸統于縣。
這么做,好處是少了軍閥盤剝,民生秩序好了非常多;壞處,也有。
簡單來說就是,地方治安武備收回,交于縣尉這種受中樞管控的官員。
但不是縣尉的權力更大了,畢竟還受多層管制,而是中樞的權力更大了……
李瑕初任縣尉,對這許多復雜的權職還不甚了解。
他只對自己第一步要做的事很明確,建一支小水師、在兀良合臺伐蜀這一戰之中嶄露些鋒芒。
首先就是人手。
昨日簡單熟悉了皂班、上午簡單熟悉了快班,接下來,才是他重點想要了解的壯班。
慶符縣除了有數十民壯之外,還有百余弓羽手。
因為宋立國以來,外敵不斷,邊陲縣尉亦有御敵之責,凡縣滿千戶,則設弓羽手。
比如宋遼相爭時,歸信縣尉臧景就很喜歡主動出擊,殺傷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