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東面的深山老林,有大量的彝、苗部落混居。
烏撒部聚集地,也就是李瑕在地圖上標作“威寧”的地方,往北五十里有座“磨擼山”,磨櫓山下有個苗寨,因有三個氏族定居,外人稱作“三家寨”。
三家寨離五尺道較近,當年通往南絲綢之路的商賈偶爾也會在此歇腳,與苗寨交易貨物。
這也是熊山當年為商賈們充當向導的作用之一,即與這些深山老苗打交道。
又因熊山到李瑕麾下任了百將,李瑕到白巖苗寨與熊春收購茶葉時,熊春才特地派熊阿乞隨李瑕走到趟,充作向導。
在三月八日,李瑕沿五尺道到威寧之后,聽說大理國內有舍利僧舉事,遂讓熊阿乞帶著貨物留在三家寨。
時間到了四月初六,熊阿乞眼看近一個月過去,李瑕還未帶兵回來,心中漸感焦慮。
在他看到,李縣尉重開大理走私商道之事已經失敗了。
當然,白巖苗寨也沒有太多損失,不過是賣些茶葉,李瑕已先付了一半的錢。
但熊阿乞看著李瑕的鹽、糖、布匹、瓷器等大量的貨物堆在那,也是憂心不已。既擔心形勢惡化被人搶了,也替李瑕心疼這白跑一趟的大損失……
這日,熊阿乞依舊謹慎地帶著族人守著騾馬與貨物,忽聽守在山口的族人跑回來大嚷。
“老虎頭,老虎頭,縣尉回來了!縣尉回來了……只剩一百人了……這可怎么辦?!”
熊阿乞又驚又喜,驚的是慶符軍傷亡慘重,喜的是李瑕終于回來了。
他忙不迭迎出去,只見李瑕一行人正在山口處,看樣子卻并非慘敗歸來。
……
“縣尉,眼下大理這局勢,只怕不好繼續販貨了吧?”
寒暄之后,熊阿乞小心翼翼問道:“不如,就此回去?”
李瑕道:“不,此行還是順利的。往后大理那邊會有人接收我們的貨物,只是須等戰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