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昆和柳青研究了半天,終于確定了一件事情——莫小蝶火了,而且不是被資本運作起來的那種火,是民間自發的把她捧火的。
雖然說網絡時代的火,往往只有那么幾天時間,因為網民們的記憶并不是那么好,每天都會有新的熱點出來,過了大家就忘記了。
除非持續的炒作拉熱度,不然就保持不了。
哪怕是那些流量明星,也要隔幾天買個熱搜,整出點事來刷存在感。
能夠有幾天時間成為網上討論的熱點,已經很不容易了。
莫小蝶的歌聲能夠擊中人心。
但是,歌聲能夠擊中人心的歌者,網絡上能夠找到不少。
哪怕比例只有百萬分之一,但人口基數那么大,全國都能找出上千個,在網絡世界也等于泯然于眾人,能吸引一部分人,但很難成為熱議對象。
能讓莫小蝶突然火起來的,不只是她的歌聲,更是她的故事。
應該說她的歌聲和她的故事加在一起,擊中了這個網絡世界很多人的心靈。
一個身患絕癥的女孩子,流浪在這一座大城市,懷抱著一把舊吉他,頑強的活著,用歌聲來對抗命運帶給她的不公。
這本身就是一個讓人悲傷的故事。
而在這個色調陰暗的故事里,竟然還出現了那么一束光亮,一個被女孩子歌聲打動的人站了出來,要簽下這個女孩子,承擔這個女孩子所有的治療費用。
那一束光的出現,照亮了那個女孩子的世界,也照亮了圍觀者的世界——不只是現實中的圍觀者,還包括網絡世界的圍觀者。
這樣的故事,比單純的歌聲更具有傳播性。
而有著這種擊中人心的歌聲,也讓故事更具有沖擊力。
這樣的案例其實也有一些。
有的歌并不是特別的優秀,但是搭配一個文案故事,一下子就火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