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997年是大學生畢業國家分配工作向大學生畢業自主擇業的過渡期。
中大在5月份開始就召開“畢業雙選會”,這種東西有點類似于后世的校招,用人單位到學校同畢業生見面,雙向選擇,簽訂錄用意向書。
因為是過渡期,學校從大四開始就會與各企事業單位聯系,了解他們的用人指標,匯總后再下發給各個專業、班級,最后由學生填報就業意向。
去年還好,而今年已經大變樣,其實走到這一步,基本也就是個形式了。
成績特別突出、或有關系的自然有好去處;而成績一般又沒關系的,基本都要流向社會,自尋出路,這就是所謂的畢業既失業。
97年,這一年對于大學生來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分水嶺。
往前,大學生是鐵飯碗,能考上就是人生起飛的門票,是人生的保障,是家里的榮耀,富貴鄉里。
而往后,大學生一年比一年多,一年不如一年值錢。
甚至到了后世,往一線城市的街頭扔一塊板磚,保證被砸的都是大學生,簡直多如牛毛,“大學生”三個字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味道。
經過選指導老師、選題、查資料、做實驗、寫論文一系列流程,到了6月份時,已不再集中上課,呆在學校只剩下論文答辯最后一個選項。
論文答辯對于其他學生來說是人生大事,如臨大敵,如履深淵。
可對于張宣來說,只是一個過場,他往上面一站,隨便講幾句,然后臺下一眾教授評委鼓掌,再然后得了個優秀分,光榮被中大授予“優秀畢業生”稱號。
嘖嘖,這場面,張宣自己都想笑,他娘的,也忒容易了些誒!
張宣對管院主任開玩笑說:“老師,你應該給我上個緊箍咒?!?br/>
主任散根煙給他,“緊箍咒啊,可以啊,等你研究生畢業時我嚴一點?!?br/>
張宣立馬投降:“那還是算了,我覺得現在這氛圍剛剛好,我就像河里的那條魚兒,活的自由自在?!?br/>
主任笑說:“你有這想法才是對的,你的才華需要高度自由,我們做老師的講究因材施教,不能去束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