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雖然只是下意識的小聲嘀咕,但近在咫尺的宇文節卻聽得清楚,心底不禁泛起驚悸之感——他曾與房俊相厚,甚至朝夕相對,彼此知根知底,那個往昔率誕無學的紈绔子弟陡然之間詩詞雙絕、驚才絕艷就已經令他這種相知甚深之人感到荒誕不可置信,如今若智謀運籌之上亦如長孫無忌所言那般神鬼難測……
細思極恐。
不過那些傳說到底也只是子虛烏有,世間從未有人當真見過那等事,子不語怪力亂神,正念若衰,邪念則主。
然而卻依舊不由自主的感到不可思議,眼前這件事環環相扣,顯然是早袁,一切發展皆如其算計那般分毫不差,甚至連關隴尚未來得及軟禁齊王,底層不敢傷害齊王一絲一毫這一點都算到,并且加以利用,借此一石二鳥,即搭救了齊王,又讓百余死士順利逃脫。
簡直逆天……
事情太過詭異,自然便浮起“此非人力能為,蓋因天意”之想法,總覺得人力豈可恐怖如斯?
宇文節遂道:“此未必便是房俊一手謀劃,城北大戰剛剛結束,齊王也是才意識到自己或許處境不妙,怎能事先便與房俊相互勾結,并且不顧一切出逃呢?”
長孫無忌搖搖頭,揉了揉鼓脹欲裂的太陽穴,嘆息道:“是否房俊一手謀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齊王落入太子手中,勢必反戈一擊,污蔑吾等逼迫其篡奪儲位,這對于關隴之聲望將是致命的打擊?!?br/>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一旦事情演變為“關隴門閥逼迫齊王污蔑太子,捏造罪狀,意欲廢黜東宮把持朝政”,則關隴便立即與整個天下為敵。有些事情藏在水面之下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卻可以裝糊涂不聞不問,甚至順水推舟,可當這些事情擺到臺面上來,有些規矩便不得不遵守。
哪些規矩呢?
比如忠,比如孝。
關隴打著“廢黜東宮、撥亂反正”的旗號,一則歷數懂工作之罪狀,再則陛下欲易儲之意天下皆知,這便給了大家大義上的名分——咱們舉兵起事是為了反對昏聵之太子,順應陛下易儲之心,并非是為了自己。
然而當齊王反戈一擊,將他們“逼迫齊王污蔑太子”之“罪狀”宣揚開來,所有的大義名分都將成為云煙,隨風飄散,關隴舉兵起事便是實打實的“謀篡儲位,禍亂朝綱”。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關隴便會成為天下人之共敵,
起碼名義上如此……
宇文節道:“那卑職這就下令,無論死活,亦要將齊王留下!”
這并不是個好辦法,畢竟齊王如今依舊是關隴門閥名義上推崇的繼位儲君人選,若不管不顧任其死于亂軍之中,關隴門閥算是又多了一個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