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的履歷比徐有貞還要輝煌一些。
李賢在宣德八年中了進士之后,在一百五十人的進士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考功郎和文林郎,他是翰林院的翰林。
這在永樂、宣德、正統年間,是有機會入閣的。
在做了翰林一年之后,李賢立刻前往了河津考察蝗災,被任為驗封司主事,當時少師三楊之一的楊士奇要見他,他以公務繁忙推脫開了。
要知道當時三楊在朝中,那是有平叛之功,任內閣輔臣四十余年,任首輔二十一年,真正的朝廷重臣。
楊士奇要見李賢,李賢一句我很忙給打發了,因為當時河津蝗災鬧得很兇,李賢忙得腦子都要裂了,當然沒空。
這一下子就把楊士奇給得罪了。
三楊雖然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名臣,良臣,但是他們的心胸,絕對稱不上大氣。
李賢一個翰林院的翰林,如此狷狂,他們要見,居然還見不到!
李賢治蝗頗有功德,但是這得罪了楊士奇,在正統年間,英宗幼沖,三楊輔國的年月里,還能有好果子吃?
李賢上諫了幾次稽戾王,比如也先韃官為害,應該減少這些韃子們的俸祿,但是稽戾王不肯聽,李賢就掛著吏部文選司郎中,巡撫地方去了。
這十四年的正統朝為官的經歷,讓李賢變得圓滑了起來,正當他準備當誰家的門下走狗的時候,土木堡之變從天而降。
大軍敗了,李賢也在軍中,他不想死,他又不敢表明自己的身份,用泥巴糊住了臉,還換了百姓的衣服,偽裝成了農夫。
李賢在偽裝之后,還進了大帳,請求稽戾王更換服飾,抹到臉上泥土,偽裝民夫,等待時機回京。
李賢跑路還叫上稽戾王,不可謂不忠心。
稽戾王哪里能吃這等苦?直接以朕與凡殊給打發了。
李賢逃回了京師,被扔進了翰林院聽用,做了十六年的官,兜兜轉轉的回到了翰林院做了文林郎。
于謙知道李賢有能力,舉薦了他南下巡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