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因不花放好了書信后,又看了眼,才安心的回到了營賬之內,端坐了片刻,從袖子里拿出了妻子寫來的書信。
賽因不花的大兒子,已經參加了鄉試,但是有娘生沒爹管的孩子,這成績不盡如意,不過還是在廣西弄了個稟生,來往于私塾之間授業,能混口飯吃。
而賽因不花的二兒子,可比老大爭氣的多,在鄉野之間博了一個神童的綽號,童試考了個頭名,讀書到底是有了名目,長兄如父,大兒子長大了,多少能夠管教弟弟,有了約束,再加上有些天賦,也算是未來可期。
至于妻子,當初賽因不花還以為,妻子到了大明,便會再嫁他人,妻子到底是沒舍得孩子,當初沒再嫁人,現在人老珠黃,便更不可能了。
漁獵者眼明,則察清浮標,漁獵者心明,則察清水中魚。
我就是心瞎啊。賽因不花收起了書信,十分鄭重的仔細收好。
賽因不花對自己眼明心瞎認識的非常清楚。
賽因不花之所以要給阿刺知院下套,其實原因很簡單,他向來是那種見風使舵的人,誰能給他好處,他就給誰效力。
大明能給他好處,他便給大明效力,瓦刺勢大,能給他好處,他就投效瓦刺。
識時務者為俊杰,這么些年來,賽因不花始終如一。
賽因不花知道,在國事上,識時務者為俊杰是個貶義詞。
眼下,他的妻兒都在大明,大明能給的好處更多,所以他就給阿刺知院下套,這很合理。
對于賽因不花這種唯利是圖的利益小人而言,給阿刺知院做局,他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甚至,賽因不花都覺得自己做這些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更有些心安的感覺,像是在贖罪一般。
阿刺知院并不是沒有察覺到賽因不花可能不懷好意,他停止了貢市,目的就是遏制賽因不花在和林不斷擴張的權勢。
阿刺知院和賽因不花本身就是政敵,他怎么可能不防備這個二臣賊子提供的建議呢?
可是,他沒有辦法。
他若是有一丁點其他的辦法,都不會讓兩個孩子帶著盟書前往千里之外的撒馬爾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