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喊殺連天,雙方一時間都殺紅了眼,戰事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說起來唐軍和倭人并無仇怨,長久以來,兩國都有著交往,倭人時不時遣使來朝,頗為恭敬,前隋時中原還做了一次回訪。
本來看上去非常友好,可以說是一衣帶水的鄰居,但當他們猝然在海上相遇之時,卻很快便爆發了一場駭人聽聞的血戰。
他們就像世仇一樣糾纏在了一起,潑灑著鮮血,用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去追求在這次角逐中勝出的機會。
整體上唐軍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如果是在陸地上相遇,相信根本不會給倭人以太多的機會,經歷過隋末戰亂的唐軍會在第一時間擊潰倭人的抵抗。
可這里是在海上,即便唐軍占據了上風,可在局部卻與倭人陷入了相持之中。
倭人依仗著船多人多,小船也更加靈巧的優勢,就像真正的攻城戰那樣,拼命爬上唐軍的大船,跟唐軍搏殺在一處,想用接舷戰擊敗唐軍。
按照倭人將領的想法,只要奪取到一艘兩艘隋人的大船,他們就能看到勝利的曙光,他們是天照大神的子孫,大海的寵兒,他們相信來自陸地的隋人只是占有船大,武器犀利的便宜而已,一旦讓他們掌握了大船,一定能在這場戰事當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海風依舊不疾不徐的吹過,可風中漸漸染上了硝煙的氣息,隱隱還能聞見幾絲血腥的味道。
一條唐軍的戰船燃燒了起來,這是第一艘起火的唐軍戰船,從帆幕開始,很快便燒到了船艙。
圍在它身邊的倭人戰船一下多了起來,即便落水的倭人,只要未死,就努力的向大船靠近,想要爬上去跟敵人同歸于盡。
這是劉仁軌的座艦,水手則由一個水軍校尉指揮。
劉仁軌河南尉氏人,家中世代官宦,到他父親這一代家境敗落,不過出仕還是沒問題的,劉仁軌生性堅忍,自小苦讀不綴,很有學識。
十六歲出仕主簿,后轉縣尉,王世充敗亡之后,被段達裹挾到河北,由此從軍,至今已有六載。
他在王琮軍中任職,王琮降唐之后,他也就順勢進入到了左御衛府,大將軍尉遲偕見他舉止有度,文武雙全,很是賞識,遂委之以左御衛府錄事參軍之職。
今次率五千精銳東來,算是被委以重任了,不想卻在海上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