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譚公也確實是一番好意,老奴都聽他推崇說那說書人的能耐,天下別無二家。”
聽到大太監的話,皇帝卻只是笑了笑。
“此等戲曲小道不過是消遣,他如今算是富甲天下,倒是很有閑工夫了???”似乎早就等著這句話了,大太監章良喜便順勢說著。
“陛下,譚公日前來宮內的時候私下和老奴提過一嘴,說是去年到今年,已經盡力籌出了九十二萬兩黃金,打算全都捐獻給國庫,只是怕陛下嫌少,想要再等一年籌到,一百萬兩.....”
饒是一國之君,聽到這個數字也不由吃了一驚?!耙话偃f兩黃金?”
如今大庸通過一些鑄幣和管控手段,就算是銅錢其實也比二三十年前的狀態要值錢的,銀子就更不用說了。
而金可比銀還要值錢得多,大庸市面上正常的金銀兌換,大概得到一兌十六或者十七。
“國中一年歲入才多少?”
去年大庸歲入一共大約九千萬貫,但這不是說收上來就全能存著,立刻就會花出去大半,真正能結余國庫的可不多。
“譚公日前過來沒能見著陛下,有些話不方便當面說,便有一封信在這呢,說是陛下得空的時候讓老奴代交?!?br/>
說著,章良喜取出了那封信件,皇帝這會也不看其他奏章了,接過信件便撕開查閱。
越是看信,往事也一幕幕浮現心頭,皇帝的臉上也難得浮現幾分慚愧。
譚元裳信中內容大致是說,如今就算有金牌,像他這種閑人想要見到陛下也不輕松了,拉了一段過往家常后,又講到這些年稅差也愈發勤快了。
譚元裳知道陛下的宏圖大計,多的也不說了,準備湊整將二十三年利潤幾乎盡付于此,雖未為官,也算為陛下盡力了。
看完信件,皇帝也是久久不語,如今雖然只是承興十二年,但他登基以前就已經為大庸操碎了心,可以說拼搏了近二十年了。
譚元裳算是為數不多從皇子階段就陪著皇帝風風雨雨過來的好友,就是死活不愿意為官。
“譚元裳說要請朕聽什么書來著?”
或許是因為這封信,更或許是因為一百萬兩黃金,皇帝的心態這會輕松了不少,便這么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