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是朝官知州,上一章腦抽了,寫成了京官知州。)
朱銘沒有立即指責這兩人,因為延續幾十年的規矩,肯定是朝廷那邊下達了命令。
“不準樵采畜牧,是從哪年開始的?”朱銘問道。
曹元歸小心回答:“神宗年間,朝廷下令遷出山中百姓,只留五戶世代供奉堯陵。那五戶百姓,也嚴格劃出耕地與柴林,不許超過范圍耕種砍柴。周邊百姓,嚴禁耕種、樵采和畜牧。”
朱銘又問:“如何祭祀?”
曹元歸說:“本縣長官,春秋兩季各祭拜一次。若有知州上任,履職第一年會親自來祭祀。朝廷祭祀不定時定期,官家派遣宗室或文臣前來祭祀?!?br/>
“這幾十年來,朝廷派人祭祀過幾回?”朱銘問道。
曹元歸說:“兩回。一次在神宗朝,一次在三年前?!?br/>
朱銘問道:“堯有何德?”
曹元歸認為這是知州在考教學問,連忙說:“堯之德也,選賢能,施仁政,定歷法,明五典,治水患,服南蠻,禪虞舜?!?br/>
朱銘又問:“何為仁?”
曹元歸說:“仁者愛人?!?br/>
朱銘再問:“何為仁政?”
曹元歸說:“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br/>
朱銘又看向王畋:“縣令以為如何?”
王畋一直不敢搶知縣的風頭,現在被點名問話,立即補充道:“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br/>
朱銘問道:“百姓所欲者何物?所惡者又為何物?”
曹元歸已經感覺不對勁,反復衡量之后,認真回答說:“百姓所欲者,衣食飽暖;百姓所惡者,苛捐雜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