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曾經困頓于程序與結果的正義。
不過姚裴給了他一個全新的思路。
惡法非法,還是惡法亦法?
又憑什么認定此法是惡法?
憑什么去裁定正義與否?
公平是一命償一命,不過在慎殺的前提下,許多人殺人之后未必就要償命,可能只是被囚禁一輩子,即律法給予違犯律法之人并不等價的懲罰,這不是公平。
所以律法并不代表正義,也不代表公平,而是代表秩序。
秩序大于一切。
姚裴繼續說道:“律法由人定,制定者是人,執行者是人,哪個人又能做到公平和正義?所以古往今來的底層百姓,都希望有那種行俠仗義的俠客出來主持公道。如果我也是個普通百姓,我會敬佩你,可惜我不是。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我身為道門之人,只能將你拿下,然后交由本地道府處置,核實之后,明正典刑,殺雞儆猴,彰顯道門律法之威嚴。”
齊玄素忽然冒出一個念頭。
姚裴并不是在說善惡對錯,甚至不是在談論公正,她是在借著此事告訴他應該如何以一個上位者的心態去看待由眾多上位者共同制定的律法,即律法是道門上層統治階級治理道門的工具,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不過為了維持統治,律法又要兼顧被統治之人的利益,維持兩者之間的利益平衡。
關鍵在于誰是道門的統治階級。
如果所有道士都是道門的統治階級,那么律法就是維護所有道士的利益,對于被維護了利益的所有道士來說,律法就是正義公平的。
如果只有真人以上才是道門的統治階級,那么律法就是維護真人們的利益,對于未被維護利益的普通道士來說,律法既不公平,也不正義。
所以玄圣給道門定了一個基調,平等。
大約是福靈心至,齊玄素忽然明白了張月鹿一直心心念念的改變道門到底是什么。說得淺一些,張月鹿想要進行利益重新分配再平衡,說得深一些,張月鹿想要改變整個道門的統治架構,完成玄圣的未竟之事。
正人心,靖歪風邪氣,當然要靠根本上的制度變革,難道靠一個人去教化蒼生嗎?
當然,相較于玄圣的志在天下,張月鹿的格局要小一些,她只是著眼于道門,不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飯要一口一口吃。儒門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放在道門,若是連道門都無法改變,又何談改變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