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實踐出真知,但是治國可不能腦門一熱,大腿一拍,擼起袖子,干就對了。
一個政策的失誤,可能就是無數人命。
故此,大臣在向皇帝獻策時,都會先拿出一整套完整的理論做基礎。
但他們的理論都有一個相似點,就是強調皇權。
法家也好,儒家也罷,皆是如此。
因為他們要說服的對象就是皇帝,皇帝若不得利,又怎會答應。
張斐其實也不例外。
他雖然是強調削弱皇權,但他同時也強調削弱臣權,權力是相對的,只要你比我削弱的更多,那等于我是變得更強。
只不過他引入了公權這一個理念。
將兩人的游戲,變成了三人游戲。
這就好比原本擂臺上是兩個成年人打架,是勝負難料,而且十分兇險。
現在改換規矩,變成一個初中生和兩個小學生,雖然總重量是一樣的,但這顯然比兩個成年人打擂臺更為安全一些,同時初中生還能拉攏其中一個,其對付另一個小學生,這勝算也更大一些。
訣竅就在于怎么去分,讓自己更占優勢。
這剛好是處于王安石與司馬光的中間。
王安石是強調強權,司馬光是強調平衡。
張斐就剛好處于中間。
當然,張斐也只是幫助趙頊打開一扇門,多一條路供他選擇。
但到底走哪扇門,還得是趙頊自己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