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基于這格局和利益的不同,大家所看到的不一樣。
無論是河中府的官員,還是那些士大夫、大地主,他們都認為稅務司才是那把殺人的兇器,因為朝廷所期待的是改善財政,只有這一點。
這個認識當然是非常準確的。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計劃,就是他們現在手里拿著的鹽債和鹽鈔。
稅務司的改革,雖然也有可能會讓稅收增長,但不管怎么說,維護的也就只是基本盤,因為國家的基本財政就是稅收,本來就是應該收的,只不過新稅法變得更加均衡,而不是往死里去壓榨窮人,要從富人多收些回來補貼。
那些大地主見到的是,自己的違法行為,可能會被發現,因此要想辦法反抗。
但他們本就應該依法交稅的。
這是再正常不過了。
但王安石可是奔著開源來的,得需要經濟增長。
鹽債和鹽鈔就是經濟增長的催化劑。
此外,鹽債和鹽鈔還能夠彌補公檢法發展受限的缺陷,如今公檢法在河中府都拼殺一年才慢慢站穩腳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擴張到整個陜西路的,其它州府稅收不可能增多,光憑一個府能夠貢獻的財政是非常有限的。
但是鹽債和鹽鈔是覆蓋整個西北地區的。
因為大量的鹽債、鹽鈔都是發到邊軍州地區,然后那些商人再拿著鹽債、鹽鈔來河中府換鹽。
這就突破了公檢法的局限性,而公檢法又掌握解州這個核心產鹽區,給予鹽債、鹽鈔保證。
只不過那些大地主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他看到就是稅務司,是全然沒有發現,其實最近官府是在加大力度發放鹽鈔。
俸祿全部改為鹽鈔,那邊水利,以及牢獄的建設,也都是支出鹽鈔。
以及那些鹽商拿著鹽鈔來到河中府,發現手中鹽鈔什么都可以買,他們也在使用鹽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