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財政問題上,張斐還是比較喜歡與這些商人合作。
首先,當然是因為,這宋朝的官僚系統太過冗雜,張斐自問以自己的智商是操控不了。
其次,他手下也沒啥人,真說起來,就蔡京一個,如上官均、蔡卞他們,就只是師生關系,吩咐他們做事,也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反倒是跟樊正、馬天豪他們合作,關系就比較簡單,就是逐利,他也能夠指揮得動。
在與馬天豪談過之后,張斐又去找到李豹,讓他近段時間密切關注西北局勢,尤其是河中府。
這西北財政的核心,就在于河中府,因為河中府每年的鹽利可以支付數百萬貫的軍費。
不但如此,河中府還是張斐的基本盤。
在他們的大庭長離開之初,河中府的百姓,一度陷入恐慌之中,害怕又回到以前,他們是真的享受到公檢法帶來的好處,但是當下的百姓,他們信人,不信法,但很快,大家就發現什么都沒有變,生活也就照常。
可沒有過多久,就傳來熙河拓邊的大捷,這無疑給河中府的財政又蒙上一層陰影。
有道是,禍不單行,偏偏這時候,又發生了一件雪上加霜的事。
河中府,南街,一家鹽店門前。
“三斤鹽。我要三斤?!?br/>
“五斤!我買五斤?!?br/>
“你們擠什么擠,我先來的,先給我,先拿給我?!?br/>
但見百余個百姓,擠在一家小鹽店門前,揮舞著鹽鈔,瘋狂搶購鹽,忙得鹽店那些伙計真是手忙腳亂。
而就在不遠處,兩個老者看著這一幕,是愁容滿面。
這兩個老者真是元絳和蔡延慶這一對老搭檔。
河中府的成功,他們兩個也是厥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