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況給眾人做了說明之后,剩下的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這次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在郭康的解說下,神父們對這個理論很感興趣,也樂意去多看看書。郭康還承諾,今后會勸說家族,捐贈更多圖書給他們,讓眾人更加高興。
當年,造紙和印刷技術傳入這里之后,在當地就立刻引發了熱潮。即便過了幾十年,郭康依然能感受到這股熱情,和書籍背后的力量。
在“中國紙”普及之前,書籍是非常昂貴的,尤其是偏遠地區,更加夸張——在中世紀盛期的英格蘭,一本書可以賣到一英鎊,按當時的物價,能頂上大致600公斤的小麥,或者30頭上好的乳豬。就算換成普通香料,也能換個十磅。知識有多寶貴和稀缺,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很早之前,造紙技術就已經開始傳播到其他地區了。大約東晉時期,西北的粟特商人就已經把當時的紙張販賣回中亞老家。
但較為完善的造紙技術是在唐朝才擴散開的,據說,怛羅斯之戰后,一些唐朝士兵被阿拉伯軍隊俘獲,由于他們掌握著先進的軍事和生產技術,因此很受重視,其中一些造紙匠人就在撒馬爾罕,指導阿拉伯人建立了紙廠,生產質量一般的麻紙——當然,對于東亞之外的地區,這已經是非常有優勢的技術了。
而阿拉伯奸商做生意的速度,比唐人快多了。隨著他們的擴張,麻紙也被賣的到處都是。為了銷售方便,他們在埃及的開羅、摩洛哥的非斯,都興建了工廠,向地中海世界銷售紙張。
埃及之前是紙莎草的產地,這種植物上千年來一直被作為紙張使用。這種物資十分珍貴,被埃及人稱為“p-per-”,意思是“法老的財產”。直到后世,很多歐洲語言里的紙,都是這個詞的衍生。
然而,在造紙術傳進來之后,由于技術優勢太大,當地人很快放棄了種植莎草,改種蘆葦等更適合造紙的作物。到后來,莎草干脆消失了,也不知道是滅絕了還是野化了。
而歐洲的技術相對落后,只能大量進口紙張。作為天方教世界文化中心之一的西班牙,就是紙張輸出的中心,法國人常年從那兒買紙。其他國家,也都依靠西班牙和意大利地區的商路,才能進口到足夠的紙張。
而紫帳汗國建立后,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技術更迭。他們從東方帶來了更好的工藝,再次改進了技術。
除了之前的幾種作物,紫帳汗國還引進了竹子。這種植物長得很快,在較為溫暖的南歐,都能生長。最早,這其實是郭蓋等人為了“雅興”,帶過來裝飾住宅的,不過后來很快擴散開,在各方面都得以運用。
不過,紫帳汗國幾乎沒有出口過紙張,相反他們還得經常從埃及購入,哪怕人家質量沒他們好,也得買。因為自從印刷術引進之后,紙張其實一直都不怎么夠用。
和常識不同的是,雕版印刷的效率不見得比活字低。尤其是漢字這種文字,活字的優勢并不大,發展的可能還沒雕版快。
到清朝后期,完全成熟的印刷,已經把書籍價格壓到了十分低廉的程度。按英國人的調查,實用性質的普通書籍非常便宜,一本小冊子的價格甚至低于一碗面條;而如果印刷工坊使用了女工,價格還能壓得更低。
之所以能做到這種程度,是因為社會中存在眾多能夠識字、制版的工人,包括女工,把成本大幅壓低了。
而另一方面,抄書也非常流行。由于大量底層文人的存在,小批量的書籍復制完全可以通過抄寫完成,這些“孔乙己”們的工錢,比活字印刷都低,藝術性上也勝過對方。
兩邊夾擊之下,活字印刷反而陷入尷尬的局面了。很長時間內,都是靠印刷不怎么上得了臺面的通俗小冊子來維持生態位。因為明清市井文化的發展,這種東西“更新”快,雕版跟不上,孔乙己們也抄不過來,就這樣才留下了一些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