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已經基本上可以造飛機主體構架了,但前兩者還必須依賴進口。
想要實現國產化,還任重道遠。
當前,只能采購空客、波音,一架飛機十幾億、幾十億,被人白白拿走巨額的利潤。
高層對于建造國產大飛機是謀劃在前的。
早在幾年前,全國科技大會就將大飛機項目列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幾個重大專項之一。
經過高鐵論證后,國家顯然加速了對大飛機項目建設的推進,經GWY批準,成立大型飛機重大專項領導小組和大型飛機重大專項專家論證委員會。
現在,又正式成立了華夏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邁出了建設大飛機項目實踐上的重要一步,也是民用飛機產業化的重要里程碑式事件。
當然,距離真正生產出國產大飛機,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可以說,高鐵項目的建設,意義不止在于鐵路領域,對于航空領域,也是一個不小的刺激和促進。
華夏商飛是副部級央企,歸國資委管理。
這里需要說一下,國資委對于央企的管理,是從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角度進行的,并不是所有業務都監管。
各個領域都有專業性,國資委難以全面監管。
比如三大航,業務上主要受民航局指導。
國家電網、三桶油,業務上更多是接受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的指導。
再比如中央金融單位,比如五大行,中信、光大等,是受中央匯金監管。
而中央匯金背后是中投,中投是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成立的。
換句話說,這些央企的業務指導權都分散在各個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