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率先發難,而徐階反擊時說話語氣平淡,卻舉重若輕,高拱登時就被他的話給噎住了。
雖然徐階的話里有不少狡辯的成分,但高拱不意被反過來當眾揭短,面上登時掛不住。
他臉紅羞愧,囁喏不能言。
這么一鬧,也沒人再有心情吃飯了,一場宴會就此不歡而散。
說實話,在知道嘉靖皇帝身體不行,裕王登基在即時,魏廣德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隆慶朝第一次朝堂爭斗是發生在徐階和高拱兩人之間,而且幾乎是從登基開始就已經在爆發。
經過今日一事,徐階和高拱之間已經是徹底撕破臉皮,再無緩和余地了,怕是隆慶皇帝也是沒想到。
好好的一場經筵,最終會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也不知道知道后會不會對他這個經筵的提出者記恨上。
是的,經筵的主意還是魏廣德提的,可誰知道第一次經筵會發生這樣的事兒。
當然,這種想法片刻就被魏廣德拋出腦海,隆慶皇帝不是這樣的人,是非曲直或許他說不清楚,可心里卻看得明白。
只不過心道不堅,比較容易被一些東西誘惑。
之后幾天朝野風平浪靜,略微有些緊張的氣氛也稍稍緩解,看樣子似乎此事到此為止。
很奇怪,經筵后御宴上的事兒傳開后,說高拱不是的居多,顯然大部分京官這個時候都更加傾向于首輔徐階一邊。
不過之后幾日都沒事兒發生,大家也都慢慢安靜下來,紛紛猜測是不是之后內閣內部又進行了調解云云。
其實,魏廣德倒是很佩服楊博的。
不是陳矩提醒,魏廣德都不會想到其實最初的焦點還是楊博,只是這人太會隱藏,輕飄飄的就避開了此事,倒是讓高拱背了鍋,承受起科道的怒火。
當然,胡應嘉盯上高拱其實也有些無奈,誰讓他當初彈劾過一個工部侍郎李登云,而之后他才從旁人處聽說,這李登云是高拱的親家。
應嘉是因為彈劾了李登云而不自安,應該也是有多番思慮的,不過最終他還是選擇和高拱死扛,甚至不惜煽動同僚一起上。
即便是明知道高拱背后是裕王,是隆慶皇帝,他還是毅然選擇出手,以卵擊石又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