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軍拿的那個藤牌,能防鳥銃嗎?」
李成梁冷不丁的問道。
藤牌,在這個時代的大明來說,算是一種比較冷門的兵器,主要是這東西的使用多是在南方邊境附近,內地和北方軍隊中幾乎是見不到的。
李成梁能一口叫出這個東西的名字,主要還是對于得益于《三國演義》的傳播。
實際上在史料中,無論是《三國志》也好,《后漢書》也好,根本找不到任何藤甲的記載。
所以就如同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呂布的方天畫戟這些武器三國時期根本都沒有出現一樣,藤甲兵這個在《三國演義》里非常著名的兵種在三國時期也根本沒有出現,自然也就不存在藤甲兵。
真正出現藤甲記載的是明代,而且并不是少數民族的特產,茅元儀的《武備志·器械四》中記載:「赤藤甲,以赤藤五十斤,石槽內水浸半月,取出曬三日,復入槽添水。如此浸滿一周歲,曬干,照式編穿,共二十副。其外桐油油之,其甲輕堅,能隔矢刃。利于水火。又以此藤作笠,臨敵作盔,陰則備雨?!?br/>
而《三國演義》成書于明代,其實是羅貫中以明軍中裝備的藤甲為原型創作的南蠻藤甲兵的藝術形象。
而在《武備志》的這個記載中不但沒有提到藤甲怕火,反而特意強調「利于水火」,也就是說藤甲其實并不怎么怕火。
實際上戚繼光在福建抗倭的時候,軍中就有藤牌手這么一個軍職,由此其實也可以對藤牌的出處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國內最早出產于福建。
至于福建人自創還是由海外傳入,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就當下,李成梁見到緬軍大量裝備藤牌,于是就有了一個猜測,福建藤牌或許正是從西洋來的商船上帶過來,國內工匠制作出來的。
李成梁當初帶的遼東軍當然是沒有這東西的,不過畢竟是和戚繼光一起打過王杲,所以在戚繼光軍中見到過藤牌,這并不稀奇。
只不過因為藤牌的制作材料,李成梁其實很輕視這種武器。
遼東軍裝備的盾牌,是木質盾牌,前后有一層鐵皮提高防御性,在李成梁眼中無論如何也會比這種粗制濫造的東西強不是。
可惜,今天在城頭上,他看到緬軍的滕牌后,才第一次對這東西產生了興趣。
藤牌是采集山上老粗藤制作的,一般編制成圓盤狀,中心凸出,周檐高起,圓徑約三尺,重不過九斤,牌內用藤條編成上下兩環以容手臂執持。
這種藤牌,編制簡單,使用輕便,加上藤本身質堅而富有伸縮性,圓滑堅韌,不易兵器砍射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