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八萬大軍在軍訓結束后,大家都以為燕懷鳳會讓他們打左翼。她沒有,而是將這八萬軍隊充入了原來的軍隊。她打算讓他們熟悉一段時間后,便撒出一支人馬隱藏起來。
因已接近元遼腹地邊緣,再打便進入腹地了。元遼兵將會漸漸集中起來,接近亡國要么會奮起,要么就會一敗涂地。且再不好像在邊緣打游擊來去自如,所以必須要有奇兵。
這個計劃她只跟了霍子墨說,她永遠不會相信世上有秘密。所以出征以來,很多計劃她都是臨時提出商議然后執行的。比如曹熹何嘗想過叛國,只是受不了酷刑。
匪軍習慣節日進攻,她拉開戰線等候多時,中秋節時元遼各處守將都戒備森嚴,預防她來襲。結果人家愣是過了中秋都沒有進攻。為預防她等他們松懈進攻,又守了多日。
說到匪軍拉開戰線之事,讓守在元遼將士無比氣餒。他們試圖襲擊中斷,但匪軍過于狡猾,總能提前避開他們。匪軍軍隊源源拉過來,他們也不敢追擊怕死!
試想威名赫赫的呼延明華五十萬大軍,匪軍照樣吃得下,何況他們都是一萬幾千,最多是兩三萬人。朝廷大概也沒想到五十萬大軍一戰即??!想要再增兵最快也要兩個月。
秋分子時一刻,匪軍全線發動進攻。此時距離中秋過去已近七天,正是元遼守軍松懈下來時。一連線的烽火煙花燃起,戰鼓如雷,即使隔著很遠都能感受到了千軍萬馬的氣勢!
八月三十日,匪軍全線平均逼進千里,最遠者一千三百里。元遼橫線丟掉大小城池縣鎮過三百,而越近腹地城池越是密集,照這樣打下來,不用一個月進皇城。
元遼帝慌了!圣旨不斷下達拼命催促各方軍閥出兵衛國。匪軍進攻過猛,果然激起元遼軍閥們的恐慌,終于舍得抱團全力以赴了。短短數日得到各方軍閥回應集中兵力八十萬。
在這之前,元遼帝花了一個月都召集不到二十萬。果然只有大難臨頭損傷到自己利益才舍得出兵。元遼朝堂上夜以繼日召開著軍機會議,商量對策,推薦主帥。
元遼國名將很多,但誰都不服誰。且連威望極高的呼延明華都一戰即敗全軍覆沒,想找出一位大家都服又比呼延明華出色的,實在太難了!爭論了許久都定不下來。
最后太子蕭景煜請纓。論地位他是一人之下,論武功蕭景煜在元遼堪稱第一人,論手段兇殘到諸皇子見到他就瑟瑟發抖!且他出過征謀略過人兇名遠揚,他出征勝算還是有的。
大家商議沒多久便同意了,雖然皇帝蕭定邦忌憚他兵權過重,但在亡國關頭只能如此。主帥人選定下,便是戰略了。元遼諸臣都認為自家輸是輸在戰略上而非武力!
縱觀大局,大家都擔心燕懷鳳會兵分兩路包抄。因為左翼(赤炎侯軍隊自大夏方向為右)多出一支打游擊的軍隊。加上匪軍一直在增兵。前后夾攻不讓他們逃走是正常的。
因此必須兵分兩路,一路抵抗對方的左翼軍,一路正面與匪軍開戰。兵分兩路元遼帝希望再選一位元帥或副帥,主要是想分掉太子的兵權,否則一反撲他就完蛋了。
最后由諸臣推薦了與太子行軍實力差不多的,定國公世子趙起為副帥,領兵三十萬攔截左翼匪軍。太子率兵五十萬迎戰燕懷鳳。九月初七出征,全城百姓相送希望他們大捷。
九月初十。淮河城,郡守府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