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寇砍死趙繼東,砍傷恭親王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回京城。西南總督為了將功折罪,派遣軍隊四處圍剿流寇,秉持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原則,竟意欲將流寇窩點附近的百姓都屠殺干凈,卻在剛動手之際就與一群黑衣人對上,反倒損兵折將,狼狽敗逃。西南百姓連年遭受饑荒之苦,卻還要繳納高額的賦稅,養肥了西南的一眾狗官,換來的卻是無情的殺戮。泥人尚有幾分土性,更何況西南一帶的百姓本就民風彪悍。
不知受了誰的煽動,百姓們拿起鋤頭砍刀,勢要推翻大齊□□,從最初的幾百人,慢慢發展成幾萬人的大軍,連夜就攻下好幾座城池,殺了地方官和土豪劣紳,將田地占為己有。西南總督本想滅火,卻沒料到火反而越燒越大,竟是無論如何也兜不住,這才使人給京中送信,旋即于當日夜晚自刎而亡。他這一死,本就亂象頻出的西南官場更是變成了一堆散沙,有的官員效仿總督自盡,有的官員連夜收拾細軟逃命,有的官員閉門不出,書寫辭呈,敢于站出來遏制民變的人一個沒有。
周允晟收到奏報時,西南百姓已全境嘩變,短時間內集結了十萬大軍,正與西南周邊的駐軍抗衡。周允晟在朝堂上大發脾氣,差點連御桌都給砸了,一面調兵遣將壓制民亂,一面宣布要親自去西南處理此事。
君子不立危墻,更何況是一國之君,皇上若是出事,大齊就徹底亂了。朝臣們紛紛跪下勸諫,卻攔不住盛怒中的帝王。周允晟欽點趙玄、羅震等大臣隨行,又命幾位閣老留下監國,這便宣布退朝。
太后速速命人將他請去慈寧宮,一雙渾濁的眼睛已哭得通紅,“皇上,哀家雖然不是你生~母,但你捫心自問,哀家從小到大可有虧待過你?當初先帝駕崩,便是哀家拼盡全力扶持你登基,你別的不記,這份恩情總還記得吧?哀家的瑾瑜現如今在西南受苦,你可要把他全須全尾的接回來啊。算哀家求你!”
短短一年時間,晟帝就將她手里蓄積了幾十年的勢力剪除的一干二凈,她就算懷疑兒子遇險是晟帝動的手,也不敢與他撕破臉皮。他要是真被惹惱了,說不準兒子就埋骨他鄉了。
“母后放心,朕一定把他平安帶回來。”周允晟點頭應諾,心中卻暗暗感嘆齊瑾瑜命大,連趙玄派去的暗衛都拿他毫無辦法,不愧為這個世界的命運之子。
趙碧萱得到弟弟殞命,恭親王重傷的消息,立時昏倒在佛堂里。她的大宮女拼了一條性命偷溜出慈寧宮,在養心殿外攔住皇上,求他去看貴妃一眼。
“罷了,念在趙繼東為國捐軀的份上,便解了貴妃的禁足。去,把貴妃接回鳳儀宮。”周允晟不以為意的甩袖,并未流露出任何疼惜之色,更沒提要去鳳儀宮安慰貴妃。
大宮女見此情景,救下主子的喜悅之情轉瞬消失大半。若是以往,別說貴妃受了刺激暈過去,便是眼眶微微一紅,皇上也會亂了方寸,哪像現在,云淡風輕的語氣竟好似趙家只是死了一個無關輕重的下人,而非主子的嫡親弟弟。大宮女還在愣神,帝王已經回了內殿,幾個體格彪悍的侍衛提著刀往門口一站,看向她的目光充滿了肅殺之氣。
這讓她越發感覺到了今日與往昔的不同。以往養心殿的侍從看見鳳儀宮的人來了,哪個不是屁顛屁顛的迎上來奉承,因為他們都知道伺候好貴妃比伺候好皇上更管用。思及此處,大宮女倒抽一口冷氣,這才意識到自家主子究竟站在怎樣萬劫不復的深淵邊緣。她在宮中的權利和尊榮,竟已然凌駕于皇權之上。她一介宮妃,憑得是什么?
自然憑得是皇上的寵愛。然而這份寵愛一旦消失,她曾經的一言一行都會變成誅九族的死罪。
大宮女赤白著臉跑回慈寧宮,接了趙碧萱出來。因兒子的安危系在晟帝身上,聽說放了貴妃是晟帝的旨意,太后很不敢阻攔。
“娘娘,您喝些熱湯暖暖身子?!倍藖硪恢蜒a湯,大宮女正要勸解不停掉淚的主子,就聽外面有人通稟,說是文遠侯夫人求見。方氏此來自然是為了兒子的事。本以為兒子去一趟西南,回來就能高升,哪料到卻直接下了黃泉。爭來爭去,他終究沒有做文遠侯的命。方氏心頭大痛,在府中哭過一場便急急進來向女兒求助。
“娘娘,您可要告訴皇上,讓他務必將害死繼東的亂臣賊子碎尸萬段,以告慰繼東在天之靈。繼東死得冤啊,若不是恭親王非要拉他去西南,他怎會遇見這種災禍。我早說了讓他安安生生的待在翰林院,莫與恭親王攪合在一起,是人都看得出來,皇上本就忌憚恭親王,有意打壓他,與他混在一塊兒遲早仕途要受影響。但我萬萬沒想到他仕途還未開始,人就先去了。他傻,我更傻,我要是能勸著他一點就好了。我的兒啊,是我害了你……”方氏一面痛哭一面擤鼻涕,臉上又濕又黏簡直不能看,似是快瘋魔了。
趙碧萱也不好受。母親的話字字句句像刀子一般戳在她心上。弟弟為何與齊瑾瑜走得近,沒人比她更清楚,但即便如此,這事兒也怪不到齊瑾瑜頭上,只能怪天意弄人。趙碧萱強自按捺住悲傷,好生勸慰母親,見不奏效,習慣性的命令道,“來人,去養心殿把皇上叫來?!?br/>
非但幾名內侍沒動,就連那忠心耿耿的大宮女也毫無反應。她面上不顯,心里卻為貴妃的遣詞用句感到心驚膽戰?!鸦噬辖衼怼?,短短五個字,卻透出怎樣的輕慢和蔑視,仿佛皇上是她的一條狗,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但他不是狗,卻是遨游九天的蒼龍,吹口氣兒就能滅人全族,更何況小小一個貴妃。
“主子,皇上現在忙著處理政務,還是等用晚膳的時候再去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