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官自然還不知道在舊雨巷發生了一場槍擊案。
此刻他依然在道府衙門里,和寧玉春以及秘書處的云西言等人在商討著沃豐道的一個麻煩問題。
這沃豐道,留下了曾經的夷人三百余萬。
他們的絕大多數,都是在各縣郡以家族的形式而存在。
比如許多的村落,整個村落的人都是夷人。
哪怕現在他們已經領取了新的身份,但而今短短的時日卻不足以讓他們的心里對虞朝產生認同。
當虞朝的百姓被安置到了這些地方之后,這矛盾便日漸顯現。
夷人認為這些遷移而來的虞人分了他們的田地,甚至覺得虞人的工廠在招工的時候更多的都是喜歡招納虞人。
他們認為被虞人排擠,甚至覺得而今的自己低了虞人一等。
或許是為了捍衛他們的權利,也或許是為了向移民而來的虞人宣誓自己的力量,總之,一場較大的民族沖突,就在三天前,于司馬澈所管轄的寧桑城突然發生了——
縈丘司馬家在寧桑城外的紅葉集建成了第一座織造作坊,這作坊建好了當然得招工。
按照紅葉一廠的規模,只需要招納大約五百人,但紅葉鎮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里卻聚集了足足二十余萬人。
其中原本的夷人最多,有十三萬之數,而其余七萬都是來自虞朝各地的移民。
作為虞朝的商業世家,為了配合大小姐司馬澈的工作,將這五百個招工名額定為各半,原住民二百五十人,移民二百五十人,并慎重申明了接下來這偌大的紅葉集將至少建造十個規模更大的工廠,以解決紅葉鎮百姓的就業問題。
然而令司馬家乃至于司馬澈都未曾想到的是,原住民認為這極不公平!
我們有十三萬多人,他們僅僅七萬余,憑什么這招工的名額要各半?
為什么不是我們占七成,那些移民占三成?
你們虞人瞧不起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