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站有人負責建設,也有人負責管理運行,楚君歸沒必要多在軌道上停留,于是就返回了行星地表。既然聯邦一時半會不打算出現,他正好利用這個時間好好規劃一下未來的發展。
從林兮那邊得到的戰報來看,第九艦隊的局勢越發不利。倒不是打得不夠好,恰恰相反,第九艦隊出現了一批如林兮這樣的新銳艦長,打得有聲有色,一時之間居然與占在絕對優勢的聯邦艦隊僵持住了。
但另一方面,第九艦隊的物資和能量儲備也在飛速下降,戰備物資已經不足以支撐一個月。撤退是遲早的事,不可能真的等物資見底,那時才撤都撤不下去了。
在這個時候,楚君歸位于4號行星的兩個基地就開始顯露出重要性。現在兩個基地加在一起的產能指數已經突破10萬大關,意味著只要楚君歸愿意,用一天時間就能造出上千輛垃圾級戰車。如果在人類剛剛跨出太空的時代,這已經是超級大國的生產能力。就算在35世紀,以單個基地來看也不算低了。
不過楚君歸仍不滿足,還準備繼續放大。反正每三天基地產能就能增加25%,12天之后就可以再翻一倍不止。
20萬產能的基地,才叫工業力量,現在的只能稱之為工業革命。在試驗體的規劃中,要超過百萬產能時,才有資格自稱大工業。
楚君歸對道哥絲毫不敢低估,這個家伙自身強大且相當狡猾,并且吸收了不少聯邦戰士的經驗智慧,又有類似于生化工廠一類的生產能力,相當難纏。
楚君歸不打算和它在生物科技和數量上比拼,只準備用鋼鐵和火藥的力量碾壓過去。他的底氣就是晶粒動力爐,有了能源就有了一切。
當年母星時代的一位歷史人物說過,給他足夠的動力爐,他能把母星給煉成鋼鐵。
楚君歸也記不得是誰說過這句話,反正覺得很有道理。
在擴張產能之余,兩個基地之間的發展越來越不平衡,重要的生產和科研力量全部轉移到2號基地,原本的末日陰影只剩下收采原材料進行初步加工的功能。其實末日陰影作為純生存和占領型基地底子甚至比2號基地還要好,但是現在卻沒什么人愿意留在那邊。
楚君歸現在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了。沒有人愿意呆在末日陰影,哪怕2號基地現在居住區被毀了一小半,只能三人或是四人睡一個房間,那也比末日陰影好太多了,畢竟每間宿舍都是自帶衛浴的。這種東西在試驗體眼中,除了浪費資源和空間之外,沒有其它作用。但是普通人類似乎不這么想。
楚君歸現在有大把產能在手,感覺似乎可以考慮著解決一下這個問題。他花了三分鐘的寶貴時間思索,跑完了研究進度條,得出了一個初步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是拼裝式宿舍,八人一間,每十間分配有公共浴室和衛生間,算是一個單元。每個宿舍單元大致需要消耗500產能,而末日陰影現在大約有8000多人,以及幾百死硬的俘虜。
俘虜不用去管,繼續維持0.5平方米的標準待遇,有助于他們早日轉變思想。余下的8000多人,算上他們現有居住面積,大致需要50個單元,就能將居住條件改善到平均8人一間的水平。
楚君歸咬了咬牙,決定每天拿出5%的產能生產10個宿舍單元,用5天時間完成整個改善計劃。雖然完成后也達不到2號基地的標準,但是至少比之前是巨大的改善。
至于為什么要分5天而不是1天內就完成,那是因為試驗體經過精心計算,生產10個單元的5000產能本身也是能增值的,它們也能每三天增長25%。所以拖上幾天,產能就會增長得更多。
至于人類,按照李若白的說法,大部分人類會把希望看得比到手的利益更重。只要開始修建新的宿舍,給他們看到了希望,人們一般就能安靜下來,等待著承諾兌現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