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派出諸將掃蕩寧夏平原,既是要尋找到李乾順父子,也是要迅速建立防御體系,以應對可能的軍事反撲。
找到李乾順父子的意義毋庸多言,但針對西夏外圍軍事力量的反撲做出防御也是必須的……因為此時此刻,除了銀川平原本土的軍事力量算是被大規模打擊了一次以外,西夏人的其余軍事力量并未有明確受損的消息。
這其中,首先,也是最主要的,當然在黃河對岸的橫山方向。
橫山北面本是李元昊起家的五州,是西夏四塊核心統治區域之一(前套興靈之地、后套陰山之下、橫山五州、河西六州),本身就有很多黨項部族在那里,而且因為位處前線,常年駐軍數萬,再加上此時嵬名察哥帶了三四萬西夏主力到了彼處,那里幾乎可以說是猬集了西夏絕大部分有生軍事力量。
其次,乃是河西方向去抵抗耶律大石的兩萬援軍。
最后,則是在陰山山口頂住蒙兀人襲擾的黑山威福軍司本土力量,那里有著西夏另一處核心統治區域,也就是戰略意義極大的后套平原。
這不算杞人憂天,須知道,從烽火在峽口燃起的那一日算起,到破城第二日為止,已經過去了五日。
料敵從寬嘛。
假設嵬名察哥是自己從烽煙傳遞上得到的示警,而非是李乾順得到訊息再傳旨的話,而且還恰好事先設置了應急反應體系,那其部先鋒很可能已經從橫山戰線最西面的鹽州動身了三日。鹽州距離黃河三百里,中間還有沙漠,三日三百,此時也大概能抵達河對岸的重鎮靈州了。
相對而言,倒是西去河西的兩萬大軍不必太過憂慮,因為那兩萬部隊是十來日前從峽口經過向西的,且不說烽火點燃時他們在何處,能不能窺見?就算窺見了,而且不去考慮耶律大石,王德此時領六千御營步卒在身后占住了峽口那個要害,也足以應對。
當然了,以上的計量都是料敵從寬,而且是最寬。
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烽火那晚燃起后,嵬名察哥不大可能隔著一個幾百里的沙漠自己窺見這邊軍情,而且這么大規模軍隊的調度,還是要李乾順傳旨才可以……否則,誰知道是勤王還是兵變?
而且再說了,西夏與宋軍在橫山一線全面對峙,雙方加一起約莫十萬之眾,戰線綿延五個州,持續了近兩月,就算是察哥想不顧一切來援護,光是調兵又要幾日?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往后兩日,興慶府周邊四州被迅速掃蕩了三州,峽口王德也與主力部隊打通道路,即便是順州不知為何一時抵抗堅決,但到此為止,黃河西岸的興慶府防御體系也基本上算是重建了。而與此同時,黃河對岸卻依然不見察哥大軍折返,峽口方向的西夏西進軍隊也沒有蹤影。
這個時候,曲端甚至提出,不妨分一支兵向對岸靈州而去,以作試探。
當然,岳飛沒有同意,原因很簡單……一則李乾順去向不明,二則耶律大石的動向卻反而已經有了一點蛛絲馬跡。
這個時候分兵過河未免顯得有些不合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