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繼位后,趙玖大力推進改革,一掃宋朝立國以來的種種積弊,平復新舊兩黨的斗爭,丈量土地改革稅法,極大的緩和了社會矛盾。軍事上經過二十年的戰爭,洗刷了靖康恥,收復漢唐故土,建立漢唐之后的又一個偉大帝國。
研究趙玖的詩詞,多以靖康之變為分界線。趙玖身為徽宗庶子,前期作品多以優游林下的富貴生活和男女情愛為主,風格綺麗柔靡,文學價值不高。靖康之變后,國破家亡的趙玖在流亡途中親歷民間疾苦,思想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并促使其迅速成長為優秀的領導人。其詩詞也“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之后雖然時局艱難,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如《青玉案?元夕》《憶秦娥?堯山關》《清平樂?賀蘭山》《書憤》等。而退位之后的幾年又是其創作的另一個高峰期,期間趙玖巡游天下,留下了許多吟詠祖國壯麗山河的詩句,也有一些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擔憂,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臨江仙?赤壁》等。
趙玖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的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很大影響。后世每當國家、民族危急之時,趙玖詞的精神力量都在鼓舞著一代代的中國人。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1)。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2)。
注釋:
(2)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劉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輿,小名寄奴,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稱宋武帝。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劉裕曾兩次領兵北伐,收復洛陽、長安等地。
(4)四十三年前(建炎二年)發生的“淮上-下蔡之戰”是靖康之變后宋朝已接近滅亡的絕境下,年輕的趙玖以殘兵贏得的反金戰爭的第一場勝利。揚州路,即通往揚州的道路。當時的流亡宋廷正準備撤往揚州,但在途徑下蔡時最終定下了奮戰到底的決心,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解析:
詞的上闋描寫了孫權劉裕兩位英雄,孫策死后孫吳軍事集團內憂外患搖搖欲墜,18歲的孫權繼位后迅速穩定了人心,并贏得了赤壁之戰,最終三分天下。劉裕矢志北伐,并成功收復了淪陷百年的長安洛陽。故而作者在上闋結尾極盡夸贊。
青玉案?元夕(1)
東風夜放花千樹。(2)更吹落、星如雨。(3)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4)
注釋:
(2)“東風”句:形容元宵夜花燈繁多。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4)寶馬雕車:豪華的馬車。
玉壺:比喻明月。亦可解釋為指燈。
(5)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女性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這里指盛裝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