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的天氣里,總是很適宜的,再加上吹起了一絲微風,總之,令人心曠神怡。
只是,大家今日卻是沒有飲酒,但就著湯皖的笑話,總是不時的出來幾句歡聲笑語與打趣的話,正是下飯的好配菜。
可憐了湯皖,只能端著一碗清粥,坐于一旁,觀他人食美味菜肴。
午飯過后,照例來杯清茶,入口微苦,而后舌尖甘甜,便如人生一般,總是要經歷磨難的。
孑民先生給三兄弟講起了留法勤工儉學的一些事情,在今年的夏天,李石曾先生與其同鄉段子均(早期同盟會成員),在其老家直隸范陽道高陽縣布里村,建立了第一個留法預備學校。
主要是對留法學生進行先期培養,他們要在學校里學習國文和法語,以及一些其他的社會工作技能,以便到了琺國能自力更生,勤工儉學。
這些學生從留法預備學校畢業后,就要伴著地中海的濤聲和馬賽港的笛鳴,踏上尋找救國救民之路的漫漫征程。
湯皖去過了琺國,見到了他們其中的一些人,了解過他們的生活,因此,才決定要回國支持留法事項。
雙方一拍即合,也就意味著希望慈善基金會與法華教育會,在留法事項上,達成了合作意向。
李石曾先生受孑民先生所邀,回國在北大任教,教授生物學,一周上一節課,其余時間基本都在為留法事宜奔波。
如今,李石曾先生與段子均先生正遇資金短缺,主要由于學校初建,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單就建立教學樓和場地就是一筆不菲的費用。
第一期剛好招了大約60名學生,吃喝用住,哪一樣不花錢,李石曾先生連北大任教的工資都搭進去了,卻還是不及耗費之資。
于是,兩人相商之下,忽而想起了湯皖他們在華北旱災的時候,在滬市舉辦了一個慈善拍賣會,當時邀請了許多戲劇大家進行義演,進而募捐善款。
另外,李石曾先生少年時代師從冀省名儒齊禊亭,齊氏家族在冀省本土乃是一個名門望族,中有一人名齊占山,乃是李石曾先生幼時好友,后在琺國又期遇。
齊占山與李石曾先生理念相近,共推“互助合作”,后李石曾先生在琺國辦理豆腐工廠,齊占山回布里村招收40多名同鄉,共赴琺國。
在辛亥大事件過后,齊占山歸國,作為一個理論戲劇學家,對當時小有名氣的梅蘭芳先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不少的好建議,最終成為摯友,
如此一來,李石曾先生便想通過好友齊占山這層關系,邀請梅蘭芳先生行義演募捐,通過梅先生,再號召其他戲劇名家比如韓世昌、姜妙香等。
恰巧,在倆人相商之際,李石曾先生收到了孑民先生,從首都發來的加急電文,打開一看,頓時喜笑顏開。
翡翠珠文學 > 我在民國打醬油最新章節 > 第三百一十一章、豪擲一萬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