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楊廣這位帝王將一個偌大的帝國折騰成了什么樣子,可不得不承認,他在用人之上卻要比隋末許多所謂的英雄豪杰高明的多。
大業年間涌現的謀臣上將,不可勝數……就算其中有幾個偏于奸佞,卻也有著各自的才能。
像宇文述,裴矩,虞世基等人,你說他們無才無德,那就真的冤枉他們了,在大業年間這些家伙都有著各自的建樹,不能以簡單的一句奸佞之臣來概括。
而官至鷹擊郎將,金紫光祿大夫的堯君素其實也在這些隋室舊臣之列。
這人吧,領兵才能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兒,算不得多有能為,可他的才能卻表現在了另外一個方面。
除了忠貞之處不下于歷來的忠臣烈士之外,在這隋末戰亂之中,將他那籠絡人心的本領凸顯的淋漓盡致。
自李淵起兵南下,差不多兩年過去了。
晉地這里除了北邊兒的李破,在橫沖直撞間崛起于邊塞之地,晉地未向李淵低頭的就剩下了這位鷹擊郎將了。
此人背靠黃河,以鷹擊郎將,河東通守之職堅守河東孤城,一直未曾降唐。
據說為了招降此人,屈突通曾來到這里勸降于堯君素,被其人怒斥奸賊,慚愧而退。
堯君素的妻子帶著他的兒女來到城下,呼喊過他的名字,卻被他一箭射死在城下。
實際上,這樣一個人簡直就是回來儒家史家的最愛,可惜,大隋崩潰的太徹底,顯不出堯君素什么,就算有人在之后一統天下,也不會對此等人大書特書。
而困守孤城兩載,河東城內除了糧食漸絕,人們都餓起了肚子之外,竟然一直沒有內亂發生,也就不得不說堯君素之能,實非常人可比了。
當然了,這里面在于,李淵率軍攻入長安之后,一直未曾對河東孤城發起猛攻的緣故。
原因嗎,一來河東城僻處一隅,于李唐對河東的統治影響甚微,二來呢,也有人勸李淵,堯君素才能有限,大勢所趨之下掀不起多大的風浪,再有就是忠臣碧血,染之不詳。
其實還是最后一條讓李淵有了認同。
要知道他攻下長安之后,除了刨了李氏祖墳的陰世師等人之外,以衛玄為首的一干人等,都受到了李淵的優待,并沒有進行大肆殺戮。
不管李淵是真情還是假意,其實這也正是氣量的一種體現,我能容得下這些曾經的敵人,甚至于對他們的才能和作為表現出適當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