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貞二年四月,河南北部,隨著王世惲率眾出逃,東郡以及東都洛陽附近的氣氛漸漸緊張了起來。
最先行動起來的不是蕭銑,而是竇建德。
他離著東都洛陽最近,得到消息比蕭銑快,也很詳實。
不久,竇建德便調左武衛大將軍王琮任相州行軍總管,領十余萬大軍駐于河內,與東都洛陽隔河相望。
同時他更是送信于蕭銑,言道君若無北上之意,那俺可就不與你客氣了,總不能將洛陽大城平白交給李定安,那時你遠在江陵倒是不愁,可咱們就要跟李定安交鋒了……若是那般,何如現在占了洛陽,得些先機再說?
他明顯是在催蕭銑北上,不然兩家結盟的主次怕是要顛倒一下了,真鬧的跟蜀吳抗曹一般,你來我往的斗心眼之余,還想著要有限度的合作一下,可惜少了條大江,不然大家都要心安許多。
當然了,有黃河橫在那里,竇建德就比較有底氣,所以在接到蕭銑回信的時候,和臣下們商量了一下,便許了虎牢予人。
虎牢的戰略意義不須多言,那是河北,山東進入河南的門戶,當年諸侯伐董就在虎牢關前碰了一鼻子的灰。
竇建德毫不猶豫的讓給了蕭銑,還不就是因為有一條大河作為依憑,即便蕭銑敗了也不會鬧的難以收拾嗎?
相比竇建德的雷厲風行,能舍敢棄,蕭銑的動作就慢的和老牛拉車一般了。
他先調交州總管丘和轉任江州總管,又以尚書左仆射周法興兼任黃州總管,在廬江,襄陽兩地聚集人馬,囤積糧草。
說實話,他的行動太慢了,慢到根本沒有抓住戰機一說,他就像是一個有著拖延癥的主人,當他慢吞吞的想要去招待客人的時候,客人們已經將菜炒好了,就等著他入席呢。
在此期間,周法明等人越來越覺河南之戰有如圈套,想要勸皇帝改變心意,蕭銑卻不耐煩的指責起他們冬天里互相爭吵,以至于貽誤了戰機。
蕭銑的指責其實不無道理,周法明既為尚書左仆射,又兼兵部尚書,在戰略上不能同皇帝保持一致也就罷了,反而想靠拖延來改變皇帝的心意。
可以說,周法明并不是一個稱職的臣子,如此也就讓梁國處于了一個尷尬的位置,大略上已經議定出兵河南,可準備上卻沒有跟上,至少還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出兵。
當然了,南陽,襄陽,汝南等地都駐有大兵,為防備弘農的唐軍以及虎牢的夏軍所設,倒是省了不少事。
不得不說的是,蕭銑治平梁國數載,施政上還是很得人心的,起碼比喜歡打土豪,分田地,卻還酷愛女色,以及強拉青壯入伍,絲毫沒有施政計劃的林士弘強多了。
當聽聞皇帝想要起兵去東都的時候,很多人都覺著立功的機會到了,所以江南門閥世族子弟紛紛請求隨軍出戰,府兵們表現的也很踴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