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元貞六年,一切其實都可以說是已經走上正軌。
朝中紛爭不多,地方上也漸漸平靜了下來,不再有那么多匪患需要剿滅,也不再有那么多人想要拿起刀槍來討生活。
外交上面也層次分明了起來。
北方突厥依舊是大唐潛在的對手,可因為元貞三年兩國會盟的緣故,兩國關系趨于緩和,邊境上沒了什么沖突。
大唐陸續從突厥手中兵不血刃的收回了一些前隋的領土。
西突厥離著太遠,大唐的國策還是懷柔為主,以玉門關為界,與西突厥人往來。
西邊多了一個對手,那就是吐蕃,大唐的觸角已經伸展了過去,只看能不能把這個對手扼殺在萌芽當中而已。
南邊大唐收回了林邑等郡,迫使扶南派出使者朝見,并在那邊設立了南海道。
東邊海上的進展就不用多說了,前兩年大唐主要在向海上用兵,東海幾成坦途。
如今大唐朝堂上下都在盯著高句麗,楊廣三征高句麗之后,高句麗便成中原之死敵,一旦有了機會,大唐上下都不會錯過復仇之機。
…………
太極殿中,李破翻著奏章。
揚州總管王澤上書,想在江都建一所海事學院。
現在王澤在江都那邊施政就順手多了,杜伏威的舊部們紛紛被朝廷抽調,剩下的一些沒了主心骨,也就縮起了腦袋。
沒了掣肘,王澤便也能盡情施展手腳。
有的事情就怕比,他和李靖兩人分處江左江右,李靖恩威并用,把荊襄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條,并數征嶺南,把蠻族也整治的服服帖帖,不敢再來作亂。
王澤領東吳故地,向稱富庶,自然不能比李藥師……差的太多。
而且朝廷前年在郡上設道,裁撤各路總管之意已明,估計這一任之后,揚州總管之位便會成為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