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馳道是一個帝國的血脈的話,那么驛站就是這條血管網絡的一個個節點,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讓馳道發揮出其最大作用。
和平時期,主要是給官員們路過提供方便,讓地方上的消息能夠很快的傳到別處,同時也是最初級的那種信箋傳輸系統。
有了戰事,驛站還有傳遞軍事情報的功能,所以驛站會有驛卒駐守,馬廄里面得有快馬,務求以最大的速度將軍事上的消息傳到相應的地點。
而且軍中士卒的家書也都要靠驛站來傳送。
所以說驛站的作用不言而喻,前隋時期的驛站就修建的很完善,只不過大業年間,隨著前隋國力的極速衰弱,很多驛站都負擔不起開銷而致裁撤。
差不多也就是沒人管了,驛站上下和府兵一樣沒了生活來源,只能四散而去。
到得楊廣三征高句麗時期,前隋的驛站系統其實已經崩潰,很多人都被強制性的拉入到了征伐遼東的大軍當中去了。
而為大軍后勤的民夫,吃垮了一路上的無數驛站。
大唐如今想要重建驛站系統,也就沒什么別的路子可走,只能從頭再來。
這其實屬于是朝廷進行的基礎工程的一部分。
…………
另外就是設立折沖府的事情,朝廷設下折沖府距今也三四年了,到了元貞七年,有了一個階段性的成果。
今年報到朝中,大唐全境建下折沖府三百二十四個,錄府兵六十余萬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大唐平定天下的時候降順的諸侯兵馬。
大唐的常備軍現在還很多,加在一處,大唐的戰爭動員能力和前些年就完全是兩個樣子了。
只要你糧草夠用,又確實需要的話,大唐隨時能夠拉起一百多萬人跟敵人死磕。
這在當前的世界來說,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只論軍事能力的話,已不存在任何對手,連北方的突厥也要甘拜下風。
這就是從隋末戰亂的廢墟上崛起的大唐帝國,龐大而又好戰,能夠制約住它的只有四周險峻殘酷的地理環境。
那同樣也是歷代中原帝國頭頸上的枷鎖,很難掙脫的掉。